(1)
中午吃飯,邊吃邊看電視,看了一部叫做《超級保鏢》的電影,電影字幕顯示主演和導演是同一人,叫岳松,周星馳功夫里的演譚腿的兄弟演了一個大反派。鄒兆龍, 陳惠敏,二位老牌動作演員客串了主演的父親。
曾經聽高曉松的曉松奇談里講過好萊塢制作電影,劇本是精確到每一分鐘的內容。陪家人的過程看這部超級保鏢,發現也是有基本規律的:
a)動作戲設計:整部電影4場打斗戲都緊密的推動了劇情的發展,第一場開場小場面,主角勝利引出主角和大反派;第二場追車打斗,主角勝利,引出男主和女主的關系;第三場男主和小boss打斗,主角失敗,女主被綁;最后一場男主闖關式完成1對多,1對小boss,1對大反派,1對終boss,劇情設計的恩怨,情感爆發。本片動作設計基本完成任務。
b)人物關系設計:任務關系設計夾雜了師徒恩情,師兄弟同窗到反目,父子15年的恩怨(硬傷),父女從誤會到理解,女兒對母親的思念,青梅竹馬童年等多種情感關系。本片幾個關系的邏輯設計,雖然交待清楚前后因果但有漏洞,導致人物并未對我留下深刻印象。
c)故事情節設計:好人保護弱者,壞人綁架弱者,好人營救成功,中間有誤會,有理解,有恩仇。很熟悉的套路,李連杰的中南海保鏢也是類似的情節設計。
這部片子主演的演技浮夸,情節有漏洞,但是支撐我看完的,除了陪家里人的理由外,正是導演按照動作片的基本套路的拍攝,劇情緊湊,也就一口氣看完了。
(2)
中午群里有個朋友發自己對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的學習心得,也參與討論了幾句。笑來的專欄解決的是思維層面的問題,對所有事物首先定義概念,找出其中聯系,發現內在規律,堅持執行,很多事情就會變得容易。
盲目的堅持是很辛苦的,笑來說的剛需是建立在找到規律的基礎上的,而篤定的踐行是提供給暫時找不到規律卻又想成長的朋友的捷徑,實踐之后回頭再理解,就發現容易些了。
談談自己發現的規律,創業做生意也好,投資股票樓市也罷,本質上都是:1.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產生的價值獲取收益;2.獲取到的價值大小,取決于流量的大小。搞清楚這兩句話,對打造自己的商業模式或者交易系統非常有幫助。用現象解釋以上規律:
1.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價值獲取收益:
改革開放之初,南北方的生意利用地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價差獲益;
批發市場和零售商場利用批零的價格信息不對稱獲益;
律師、會計、老師利用的信息不對稱是專業知識我知道你不知道;
互聯網時代,利用信息傳遞速度不對稱產生的價差獲益;
2.獲取到的價值大小,取決于流量的大小:
路邊開店,人流越多收益就會越多,往往租金也越高;
單店收益比不上開連鎖,也是因為連鎖獲取流量更快;
商業綜合體匯聚了生活消費的方方面面,人流量也高于普通門面,綜合體內的租金會更高些;
互聯網產品就不做更多解釋了。
(3)
現在是不是可以回答很多下面的問題:為什么傳統媒體轉型為自媒體?為什么淘寶賣家轉型為微商或者天貓?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喜歡到互聯網行業創業?
既然找到規律,剩下的就是如何操作了?
線上項目操作的核心:找到互聯網上的信息不對稱點,利用不對稱構建自己的流量系統。一個成功的長期可持續的流量系統就是一只現金牛!
項目盈利無非做兩件事:1.創造流量,前端解決流量來源問題;2流量變現,后端打造盈利機器。
萬事萬物皆有規律,順勢而為乃是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