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對課堂的時間總是把握不準確,上課的時候總是超時,所以很多次作業我都沒有發下來,或者一次發兩次的,幾次課下來我明顯感覺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孩子需要及時反饋
曾經看過一篇寫游戲的文章,里面說游戲本質就是解決一個一個困難的問題。我們會疑惑,為什么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會退縮而且自身感覺非常痛苦,而在游戲中卻樂于去接受這些挑戰呢?作者道出了最關鍵的一點——游戲具有及時反饋的特點,即你看到游戲中自己的角色打倒了一個怪物,那么馬上就能看到金幣出來,或者你完成了一項任務,交任務的一瞬間就可以馬上得到相應的獎勵。但我們現實生活中卻不是這樣,回報往往是隱性的、延時的,尤其是學習。也許我們要辛苦學習一學期,然后才能在期末考試中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有回報。很多時候,連成人都沒有辦法堅持下來,更何況天性愛玩的孩子呢?
他們喜歡有趣的、變化的事物,而學習卻往往是辛苦而又反復的,沒有及時的獎勵(不僅是物質獎勵,也包括精神獎勵,比如父母、老師的表揚),孩子很快便會興趣索然。
而在我幾次未發下作業后,我發現之前寫字漂亮的同學字跡開始變得潦草了,而正確率高的同學也開始頻頻出現錯誤。為了講完之前的那一篇閱讀,我放棄掉評講作業的時間,這是非常不明智的。
孩子需要成就感
本周六,三年級的一個小女孩進行了她的第二次課前演講。看得出她做了精心的準備,整個過程故事完整、語言流暢,結果當然贏得了全班同學的一致掌聲,從那一刻起,我知道這個小女孩已經變得不一樣了,就像曾經的自己一樣,自信的種子已經深深地扎根在了她小小的心里。
我永遠也記得那天。當老師在上《刻舟求劍》這篇課文時,向全班同學提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那個人刻了記號靠岸后卻找不到劍?”曾經膽怯的我顫顫巍巍地舉起了小手。現在想來,以我當時的表達能力,估計當時磕磕巴巴也沒能把整句話講清楚,但沒想到的是老師大大地夸獎了我,還讓全班同學給我鼓掌。從那一天起,我變了。變得不再膽小、自卑,我開始嘗試著舉手發言,結果發現自己也能答上,再加上自己平時本身努力,所以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一來二去,不知不覺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學生,慢慢變為老師跟前的“小紅人”,不管什么事情老師第一個想到找我幫忙。整整六年,為我今后性格的性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此以后,不管我遇到任何挫折,即使才進入一個新的集體時自己是最不起眼的一個,我也能夠憑借自己的認真堅持脫穎而出。因為不管我處在多低的低谷,我相信自己都能克服它,沒有做到只是時間問題,而這種想法與我小學時候老師對我自信心的培養不無關系。
在小學階段,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是需要鼓勵的。因為他們來到這個世界,接觸到的第一個讓他們在知識上佩服的往往都是老師,而這樣“具有淵博的知識”的人能對自己的某些行為做出肯定,那真是莫大的榮幸。因此,作為老師,要善于去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帶給他鼓勵,當他發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獲得成功時,他就會產生成就感了。
而成就感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可以說是他努力學習的根本動力。
總結
無論是進行批評還是給予鼓勵,都要及時。老師本身也要做好榜樣,不能再拖拖拉拉,否則一有不慎,前功盡棄。
就這樣,下周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