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6年一級建造師成績公布以來,時間又過去了半個多月。現在是2017年1月15日,我坐在電腦旁碼字,這篇文既是對過去一年備考的復盤,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先說結論:第一次考,四門全考,過了工程管理和工程經濟,法規沒過(67分),市政實務沒過(94分)。
實務差兩分,與合格線擦肩而過,我相信有不少人考94分、95分,唉聲嘆氣,道命運不公,時運不濟!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沒過線你就是白考,很簡單,這場游戲的規則就是結果比過程重要。其實,這世上絕大多數事情也是強調結果比過程重要,比如學習、考試、工作等。當然,也有過程比結果重要的,比如戀愛。
這場游戲不僅耗費巨大時間、精力,而且關鍵最后你可能還贏不了。我身邊有考2年通過的(公路),有考3年(公路)后放棄的,有考4年通過的(市政),有考4年通過的(建筑),還有報完名不去考的,最多的是報完名隨便考的。所以,請你再三思考,你考試的初衷,你有沒有必要吃這個苦,有沒有必要浪費這個時間,或者說能不能吃得下這個苦。
建設部新政出臺,我們都看到了,以后掛資質的需求將大幅度降低,那些純粹想考著GK的非本專業工程人員,我認為--把時間放在自我成長上面可能更加劃算,也省得擔工程風險(終身責任制你也擔不起)。
市政實務確實很難,我考前一個月做公路實務的歷年真題,它的案例題比市政實務簡單多了,當時真的悔得腸子都青了,怎么不報公路實務呢?真想考市政的親們,一定要想清楚了。
市政這門課的特點是整本書都是重點。當然,去年考過的點,今年很大概率不會考了。
2016一建還有兩個坑:
* 人社部委托命題,而非建設部
* 押題全軍覆沒
命題風格大變:
1.多選題變成了一建剛開考時候的那種--抄課本原文,然后挖幾個空;有多少人因為謹慎只選2個選項的?
2.案例題全是路橋隧。
至于押題,2015年的瘋狂,放水放的過分了。2016年,考前一個禮拜不止我一個人拿著押題資料在狂背吧,結果證明人社部的保密工作杠桿的。
不要相信押題!不要相信押題!不要相信押題!
2016年伊始,我和你們一樣在網絡上找經驗、找資料,看哪個老師講的好。盡力做好前期準備、調研工作,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然后,也如愿找到經驗,找到資料。
然后,花時間看課程、看教材。我看過很多人講的課,然并卵。
直到前幾天我看到721法則。一個有效的學習:
70%源自自己的實踐練習;
20%來自于他人的輔導和反饋;
10%來自于課堂式培訓學習。
無論老師講的多好,那都不是你的,你聽得很High,也聽明白了。可是就是會“道理我都懂,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更重要的是你要把知識點寫出來,合上書自己總結,最好能畫成思維導圖。2016年我沒做到,我希望2017年可以做到。
因為五道案例題120分,這是主觀題,你必須寫在答題紙上,你必須答到采分點。你說我知道這題,我很熟悉啊,可是就是寫不出來,更多時候你是無從下筆的,或者答題不完整的。只有你訓練有素,考場才能臨危不亂。
PS:2016年市政實務案例五中一個小題,求解鋼絞線總長度,材料中寫的長度單位是cm,結果不知道哪只眼睛瞎了,看成mm了。
到最后一段時間的做真題,我知道真題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寫的也少。
寫過比看過重要!寫過比看過重要!寫過比看過重要!
關于資料分享和老師推薦,我不多說。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找到你想要的資料算是基本技能。堅決不做伸手黨。各個老師風格各異,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適合你的老師,甚至可以這么說,你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有統計數據說,要過市政實務至少需要200個小時。各位考友,要面對的是備考時間不足問題。從今天1月15日到2017年考試日9月16、17日,還有9個月時間,270天,我們保守估計每天學習1個小時,累計有270個小時,遠超200個小時。前提是你要能堅持。
有過堅持經驗的人,都知道堅持100天有多難。何況現在是270天!我們都知道運動重要,可是能堅持運動的有幾個人。
咋辦?
我想了一個辦法,建立一個社群,死磕市政,每天學習并在群里打卡,打卡的方式可以是你的學習筆記、總結、思維導圖、練習題等。每天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天學習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這個都是對自己負責,如果一個自然周都沒有打卡的成員,將被T出群。
我是黃斌,想加入的留下微信號,一起過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