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聽到胡彥斌版本的《沒那么簡單》。
是和原版不一樣的感覺,還挺耐聽。
而不論是黃小琥的原唱,還是這版的翻唱,有句歌詞我覺得兩種演繹方式出來的感覺都很棒。
——“誰謀殺了我的浪漫”。
“謀殺”這個詞,揭示背后經歷了許多,也溢出了一種無力感。
伴隨著年歲增長,我們有所收獲,也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很多。
我想,歌中出現的“被謀殺的浪漫”,不單純指大部分人首先反應出的所謂關于愛情的浪漫情懷,還有我們曾經擁有過的那些,簡單純粹的快樂情緒。
單純的快樂,何嘗不是一劑面對生活的浪漫?
我時常想起大一上學期在學校附近的快遞店工作的日子。
一小時9塊錢,有的時候周末,8-9個小時都呆在那間不大的店面里,一天下來也不過100塊左右。
但是我很快樂,而且我覺得那是我大學期間最富有的時候。
我是和一位舍友一起去的,當天下午我掙了18元,便匆忙地趕去剛加入的組織的新生見面會。
我去的時候已經晚了,我在趕過去的路上,想到自己下午掙錢了,邊跑都邊在笑。
第一次發工資,468元。
當時這筆錢對我來說還是挺多的,看著微信余額一下子增加將近500元,我內心暗爽不已。
那年的生日,剛好是周末。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我在快遞店呆了9個小時(周末相對會比較忙)。晚上和老爸打電話,我很高興地說我今天賺了90塊,是真的打從心里覺得很滿足。
那個時候,課余時間就去店里幫忙,那兒的人都對我挺好的。經常會遇到很多好玩的事,見識到各式各樣的人,回到宿舍就和大家手舞足蹈地“還原現場”,忍俊不禁。
后來我也慢慢接觸了很多其他的工作,時薪也逐漸增加,有的時候參加一場舞蹈商演能賺幾百元。
但我卻常常懷念那段在快遞店工作的時光。
那時對金錢沒什么概念,一學期下來掙了4000元左右,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厲害了,十分高興。
后面的工作,可能只要花四分之一的時間就能拿到這樣的數目,但我卻不再覺得自己富有,拿到薪水的時候心里也沒有很大的起伏。
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變化呢?
可能是我逐漸發現“賺錢如滴水,花錢如瀑布”,逐漸感覺到生活的過程中,想買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多,逐漸意識到,賺錢真的很困難。
前幾天買披薩的時候,經過了初高中念的學校。
其實這些年真的經常懷念上初高中的時候,哪怕是魔鬼般的高三。
那段每天凌晨12點入睡,第二天6點鐘起床。一整年下來基本都是睡眠不足,又扛著巨大壓力的日子,現在看來都覺得充滿希冀,是在向著未知的未來全力以赴。
那六年的酸甜苦辣,現在回憶起大多都是美好的瞬間。當年不甘心或者是大滿足的大大小小考試,早已模糊不清。
腦海里最常出現的場景,是傍晚聽著學校廣播的歌,在操場上和朋友悠哉悠哉地散步,在草坪上坐坐。然后順便去操場外的籃球場,看男生們打球。
到了晚自習的時間,便回班級安安靜靜地寫作業。
熱鬧的下課時光,擁擠的課間操,陽光滿地的校運會,還有大家共同度過的平安夜圣誕節……太多的瞬間都讓我覺得美好,而在回憶結束的瞬間,也有難免的失落。
相比較于感受快樂,現在的年齡,我從自己和他人身上感受到的,好像更多是焦慮,是不安,是吐槽,是過多思考后的多愁善感。
小的時候總想著,等當大人了就可以為所欲為。
長大了才發現,當小孩子的時候才是最自由的。
我們好像逐漸喪失了天真。
就像歌里唱的,誰謀殺了你的浪漫?
是生活,是歲月,還是生命中出現的所謂惡人?
其實都不是。
是自己。
是被那些“壞事”改變,變得成熟的自己。
生命中出現的不美好的事容易扼殺浪漫。
這一秒不快樂的你,謀殺了下一秒的潛在快樂。
所以,為了找回浪漫,
我們需要在這看似艱難的年齡和生活中,保持本心。可能會看到很多人的偽善,虛假,摳摳索索;可能會被算計,被拋棄,被質疑。
但依舊希望,我們能夠保持讓自己快樂的能力,做到知世故,而仍能活得通透。
雖然曾經的浪漫被謀殺,
但我們也能創造出新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