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 無題(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鑒賞:李商隱的無題詩總是表意含蓄婉曲,題旨晦澀難解,歷代對這些詩歌的解讀莫衷一是,難有定論。就本詩而言,一說為政治詩,一說為愛情詩。就其內容而言,似乎解為愛情詩更為恰當。詩的內容是回憶豪門夜宴上同意中人巧遇,接著又匆匆分別。不過詩中仿佛也含有詩人不得志之意。
首聯回憶那晚夜宴時的情景,寫出了時間與地點。詩人在此沒有直接敘述夜宴時發生的事情,他通過“星辰夜風”、“畫樓桂堂”等景致,襯托出夜宴時風花雪月式的環境。辭藻華麗婉轉,富有音樂感。
頷聯抒發了對情人的思戀,主要寫其對愛情的理解與體味。比翼雙飛的彩鳳,象征著美好的愛情;犀角中央紋理通兩端,遂謂之“通犀”,在這里指的是二人心意相通,表示情投意合。這兩句含有豐富的意味與哲思,為歷代讀者津津樂道。“身無”與“心有”一退一進,構成呼應,體現詩人對這份感情的珍惜和自信。
頸聯側重于對觥籌交錯、燈紅酒綠的夜宴場景的描寫。送鉤、射覆皆是古時酒席上的游戲。送鉤也叫藏鉤,古時臘日的游戲,分二曹來論勝負,將鉤相互傳遞,最終藏于一人之手,讓人來猜。射覆,把東西置于覆器下讓人來猜。“春酒暖”、“蠟燈紅”,形象地勾繪了宴飲時快樂而又熱鬧的氛圍,同時暗指燭光照映下女子的泛紅面容。
末聯憶及早晨離開筵席赴官府聽差時的情形,流露出不得志之意。“應官”意為應付官差,暗含著不舍與無奈。“蘭臺”指秘書省,負責管理圖書秘籍。詩人曾擔任秘書省正字這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蓬,一種小而輕的草,隨風飄蕩,古代詩歌常以其比喻漂泊生活。此聯表面上似寫詩人在歡飲之后,如蓬草隨風飄轉般飛馬趕赴蘭臺聽差,其實字里行間隱藏著郁郁不得志、漂泊天地間的愁悶。
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深切真摯,纏綿悱惻。詩人巧煉語句、妙設色彩,使得整首詩婉轉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