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做出開設微信個人公眾號這個決定后,我收到了諸多好友的“祝?!?。
“你總算開竅接受治療了,我還以為你沒救了?!?/p>
“早TM干嘛去了?”
“我就說你該開一個了嘛?!?/p>
“老板,你來寫我來負責維護如何?分成的事你懂的。”——看了那么多“祝福語”,也就這條最言真意切富有現實主義的銅臭味,很暖我心。
話說為何我在磨磨唧唧了那么久之后,才決定將朋友圈文學升級為微信個人號文學?其實道理我不說諸位也懂——安于現狀,只求人生差不多便滿足了。
因為覺得開設與不開設這個公眾號差不多,所以就懶得開設;
因為覺得寫作與不寫作差不多,所以就懶得寫;
因為覺得維護與不維護差不多,所以就懶得維護;
因為覺得升華與不升華差不多,所以就懶得升華;
因為覺得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和不前進差不多,所以就懶得多邁哪怕一小步。
胡適曾經寫過一篇《差不多先生》,說的不是別人,就是我以及成千上萬和我一樣的人。這其中或許也包括了正在閱讀此文的你。
小時候讀書,我覺得70分和80分差不多。所以該發力用功時,我總給自己留力,差不多可以了。是的,我活得遠比學霸輕松。但高考時,我距離高考一本線就差了1分。差不多?嗟乎!
后來上班了。一有閑暇時間,我就上網摸魚。咋不去學習學習PPT制作技巧、軟文寫作方法或微信文發布呢?差不多可以了。沒錯,我每天能吹著空調,游走于多個論壇。結果,面試時,對方開口就問我是否有運營微信公眾號的經驗和技巧。差不多?嗟乎!
再后來該找女朋友了。別人約會前,總是衣冠整齊,買花訂座。我卻一副吊兒郎當樣,倉促上陣。就不能準備準備,捯飭捯飭?差不多可以了。是的,我的確給自己節省了很多時間??山Y果,誰家女兒會愛上這樣一個隨意的人。差不多?嗟乎!
以上的故事是我的,但也很可能是你們的。所以,別偷笑,大家一起想想,我們是不是不自覺間就戴上了差不多先生的帽子。人生兩頂帽子不能戴,綠帽子和懶帽子。人一綠就發霉,人一懶就喪志。大家一起懶,國家就跟著一起懶。胡適在《差不多先生》里說得很明白:
“大家都很稱贊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后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都學他的榜樣。于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p>
從這個層面來看,懶不僅誤己還誤國。咱可都是愛國好兒女,豈能因自己的陋習而耽誤了國家的進步。想到這里,我必須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勇敢向上,先他人一步摘掉差不多先生的帽子,從此邁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你們干嘛用看怪蜀黍的眼光看著我,我好怕怕)
好吧,說人話。33歲的我,就像23歲的你,43歲的他,以及林林總總的everyone一樣,不想再以千篇一律的平庸之臉示人。
盡管死亡是共同的終點,但至少在死前,你我可以活出不同的人樣。與其如差不多的浪花,用差不多的方式,埋頭沖向礁石,把自己擊個粉碎;倒不如像迥然不同的煙火,用唯一的軌跡沖向天空,燃盡自我迸裂出不一樣的我。為自己打造一張讓別人驚艷,讓自己欣慰的第二面孔。逐夢不停,不負年華。這,就是我,決定開設個人公眾號的原因。
摘掉差不多先生的帽子,差不多是時候了。
本片完。
上字幕。
上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