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很多網友說,我的主業做得很不好,想找一份副業來增加收入。
對此,我真的不敢茍同。就我身邊觀察的情況而言,一個主業做不好的人,往往也很難把副業做好。
01 主業和副業,最重要的是做事的邏輯
部門有個小伙不,來公司三年多了,手上跟過的項目也不下十幾個,但是該犯的錯誤一樣都不會少。一說他,他就露出茫然無知、惶恐不安的小眼神,能活活把人氣吐血。
這樣的人,幾乎可以肯定,就算是換一個工作崗位還是做什么副業,一樣做不好。
這個不難想象。無論主業還是副業,底層的能力和做事的邏輯是相通的。想要進步快,一定要在做事的過程中不斷復盤總結,形成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論。
比如我今天這個事沒做好,是什么原因,我下次怎么做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或者說我今天這個事被表揚了,是因為我做對了什么,以后怎么確保經常做對的事。
一個有舉一反三能力的人,和一個連舉一反一都做不到的人,過得注定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02 復盤能力,什么時候都很重要
我自己是個很喜歡做復盤總結的人。因為在這個反思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覺察。而且我不僅復盤我自己,我還觀察身邊的人。
就說前兩天。
合作部門的領導被老板罵了,甩鍋給我們領導。老板把我們都叫過去,有點當面對質的意思。但是我領導就沒有在老板面前和對方爭論, 只是強調兩點,一個是我們回頭多溝通,二是眼下的問題我們怎么解決。
其實我是替他抱不平的。明明可以當場解釋的,為什么要背這個鍋?
其實他也生氣,但是在老板面前爭論不休,是一個兩敗俱傷的事情。不僅讓老板覺得我們沒有擔當,而且也和兄弟部門關系搞得更僵。
而他沒有解釋,一來讓對方有臺階可以下,算是給了對方面子;二來,日子久了,老板會知道我領導的做事風格,就算不解釋,他也不會真的覺得都是我領導的問題。
這就是格局,也是他三年可以連升三級,從普通職員做到部門總監的原因。因為他總是說,一個人可以做到很高的位置,一定不是靠自己一個人,而是要其他人也給你一些支持。
而通過整件事的復盤,我以后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可能采取和他類似的處理方式。這就是進步。
03 說回副業這件事
雖然我們一直都在說發展副業,但那是在我們可以把主業做得好的基礎上。大部分人的主要收入還是主業,真正能把副業做得收入比主業高的人,寥寥無幾。
如果一個人在主業上的表現都達不到合格,談什么發展副業。當然,如果主業完全沒有發展空間或者確實很不適合你個人的職業規劃,另當別論。
所以,對于那些主業做得不順利,想全職做副業的人,我勸你三思。除非你的副業已經堅持一段時間非常穩定,每個月的收益都可以比主業好。
更推薦的做法是,在做好主業的基礎上,先用副業的形式把一項技能持續精進到能成為主業的水平。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