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念大學時候在泉城濟南,讀工科,功課壓力很大,不過很多男生同學煞是好玩。有一男生給我印象極其深刻。初次見面是在飯桌上,他黑黑瘦瘦,頭小小的圓圓的,穿著拖鞋來吃飯,心里吐槽他沒有禮貌沒有其他鞋子,飯桌上他被撒嬌,他只是嘿嘿一笑,我們相互平淡的互留了電話,沒想到以后交集會有那么多。
他典型的老好人性格,暖男,按照我年長之后的觀點屬于現在流行的中央空調的性格,他對人有一種帶著天真的好,不論對誰都是那種掏心掏肺的好,可能是一種天性,對女生有一種別樣的溫柔。知道我喜歡吃肉,用便當盒帶煮好的肉,約我去把它們全吃掉,現在回想起來也是暖暖的。當時年少的我很歡喜很開心,只是性格害羞靦腆,好像沒有表達完整過。這為以后埋下了很多悲哀的種子。
他念書很認真,很努力的那種,工科課程多而且艱難,但是他仍然會抽出時間來輔導我功課,有時候我要去補機械制圖,正常的課程不能去簽到上課,材料工程類似于這種吧,課程晦澀難懂,我消耗掉所有的腦細胞都不能搞明白,他會一點點的講解,極其耐心。除了善意之外,他的認真也是有著魅力,在考場上,我坐在他的斜后方,他認真努力答卷的背影讓我覺著開心也讓我有讓自己更努力更美好的沖動。當時的自己也是在迷戀著吧,只不過生性遲鈍,對感情并不敏銳,并不能探察年少的情愫。
和他一塊坐公交車去市中心,年少的少年和少女嘰嘰喳喳的走在路上,時不時的互相踩兩腳,年少時候的我們總是這么簡單天真。真是美好。走在街道上,我走在靠近車道那一邊,邊走邊聊的閑扯,突然他十分嚴肅的把我撈到他的右邊,說嗯 男生要走在外邊,哈哈,要笑倒了,年少的時候的我們都是這么簡單的表達我們的愛意和溫暖的吧。
后來他去臺灣交流,也會時不時的打電話或者發短信過來,年少時候的我總是特別倔強的不回復或者不理睬,這是年長之后的我特別鄙視自己的一點,有話就講清楚啊,年少的自己總是孤獨的開心孤獨的不開心,沒有表達過自己的情緒,只會想你要懂我啊,屁啊,不表達誰會知道你的開心你的不開心,怎么懂你,這是現在的相對成熟的我對曾經的自己的吐槽。他回來之后挺開心的,跑去圖書館見到他,帶了玉白菜的手信,挺開心的。后來發現他帶石頭給別人,不開森,石頭我也想要,但也不吭聲表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