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我并不打算對我將來的男朋友抱有如題目一般的愧疚。
從去年開始,我就被父母及周邊親戚安置在“適婚年齡但仍然單身”的通緝名單中,每逢回鄉探親,我都會被各種戰術攻擊一遍。我的家鄉有種獨特的風俗認知,他們認為23歲的單身女性是整個家族的異類,這種約定俗成的理由跟我冬天不能在家穿肉色的打底襪一樣令人窒息。但是很不幸,我已經超越這個年齡很多年,并且仍然怡然自得地無恥地快樂著。
說到這個我的父母總是無奈地搖搖頭,他們一致認為我被城市的惡習毒害太深,打破了家鄉婚俗原有的規律。
他們認為作為大齡未婚女青年的我,早就應該在大學畢業后就找個離家不遠的地方成家立業,在父母的監督下相夫教子。可是他們忘了,那個剛剛好出現在我身邊的人,已經被他們軟硬皆施地趕走了。
多么可怕的手段啊。他們不準你在高中談戀愛,不同意你大學的交往對象,卻希望你在畢業后立馬步入婚姻的殿堂。我覺得符合條件的,也就只有伴隨我五年的行李箱了。
僵持了兩三年,我就被他們單方面定性為了單身族。
說到單身,其實我挺無奈。因為我骨子里都不是個打算一個人活一輩子的人。只是戀愛這東西,如果沒有愛情支撐,那跟找個情趣用品沒什么區別。所以戀愛前,我必須找到那個跟我有愛情發生的人,這個人沒有及時出現,我就被抨擊了。
這點兒我真挺冤枉的,我的親友們非常天真地認為我就打算一個人守著兩只貓過一輩子了,完全無視我苦口婆心的解釋。他們抓住任何機會跟我灌輸單身女性凄慘的生活環境,而說辭無非就是:“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在咱們這兒,別人家的孩子都結婚了,就你還單著,你讓家長的臉往哪兒放?”
“可是,我并不打算回家鄉發展,所以我不能遵守家鄉的婚姻習俗。”
“就算你在外面,一個小姑娘家家的,家長多不放心!”
“可是我真的還沒有遇見能和我長廂廝守的人。”
“找個差不多的就行了,感情是可以慢慢發展的。你看你在外面,就應該有個人照顧你,保護你,陪伴你。”
抱歉,我不能隨便找一個差不多的來照顧我,保護我,陪伴我。愛情這個東西,出現的時間太隨機,它不是一棟建筑,你愛或不愛,它都在那里,不動不搖。沒有愛情的陪伴,跟結對子學習小組有什么區別?
一個跟自己沒有感情基礎的男人,被伺機地安排在自己身邊,難道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嗎?首先,照顧我,沒保姆周到;保護我,沒保鏢安全;陪伴我,可能還沒狗忠誠(抱歉沒有貶低男性的意思)。我為什么要安插一個打樁機在我的世界里,把自己活生生變成一個生育機器?
而且很有可能,我才是那個包攬家務生育以及陪伴的人。
我想要的,是一個人,慢慢走近我的生命,與我互相付出愛意,傾訴心聲,朝著共同的目標奮力前行,過著21世紀新青年的小康生活。
但是現在,趁他還沒有出現,我想要好好享受一個人的生活。因為總有一天,我會因為這個人的到來,而放棄珍貴無比的自由以及各種不良嗜好。我不是永久性的單身族,我仍然無比陽光地時刻準備著接受愛情的滋潤。所以請讓他自然地到來吧。不要在他前方的路上設置任何障礙。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恰好地出現在二十四五歲的年紀里,比生理發育還要精確,所以我沒辦法放棄雨后的陽光,跟一個“差不多”的異性冒然結合。同樣,不要拿長輩們湊合結婚過的也不錯來混淆視聽,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這種擇偶規則。同樣是犬類,還會根據自身口味來選擇吃屎還是吃狗糧呢。
我不認為這個年紀單身是一件多么可恥的事情,也不想因為一個適婚年齡的標準而被急匆匆趕進婚姻殿堂。關于孕育下一代的問題,即使錯過最佳生育時期,我也不想告訴我的孩子,你的爹地是個播種機,你的媽咪是塊試驗田。
可是距離那個時期還那么遙遠,你怎么知道我不會轉角遇到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