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志鵬
思考力是人類最基本的能力,有了好的思考力,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人的思考方式可以分為:橫向思考、縱向思考和放射性思考。
什么是放射性思考?
放射性思考也稱發散性思維,又稱作樹狀思維,是由一個思維點為起點,理論上無限假設、然后論證,它可以按一定規律記錄成樹狀或其他形狀,與線性思維不同的是他有更多的結果。
放射性思考可以分為主題、大綱、內容三個操作元素。而其層級的上下關系,大致可以區分為下列三類:分類關系、因果關系以及聯想關系。其中分類關系和因果關系屬于邏輯關系,一般用于歸納、統合;聯想關系屬于非邏輯關系,用于發想及創意。
什么是展現放射性思考的最佳工具呢?
答案就是思維導圖。因為它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是一種幫助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它基于對人腦的模擬,是知識表征和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形象化的方法,特別有利于日益為眾多人所關注的符號表征層次的知識學習。
下面就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和大家分享放射性思考的九大模型。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一(內容)
是以事物特性或功能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二(類別)
是以事物之間的關系或屬性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三(本質)
以5W2H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四(人物)
以人物角色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五(書本)
以書本主題、章、節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六(流程)
以事物進行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七(歷史)
以發生時序分類。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八(因果)
我們在問題分析時,最上位代表問題的本質或表征,往下給階是造成該問題的原因、所衍生廣度與深度的問題或影響;問題解決時最上位階是造成問題的原因或因素,下一級是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再往下則是該方案的各種具體做法。在因果關系的結構中,在原因、結果的層面亦會包含有分類關系的存在。
九大放射性思考模型之九(聯想)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將聯想分為對比(想到男人就想到女人)、接近(想到樹木就想到花草)與相似(想到籃球就想到地球)三種。
(完)
本文參考陳國欽著《提升你的職場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