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用“用戶價值公式”衡量創新
? ? ? 從這一講開始,我們進入最后一個模塊,第五模塊——創新模式。為什么要將創新模式單做一個模塊? 因為沒有創新的產品,根本不應該去做。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做產品?為了幫別人、幫自己。
? ? ? 俞軍是中國的頂級產品經理之一,做了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等幾個中國用戶量最大的產品。他對產品經理的定義是這樣的:產品經理是以創造用戶價值為工具,打破舊的利益平衡,建立對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鏈,建立新平衡的過程。
? ? ? 他沒有說做產品,而說的是創造用戶價值。用戶價值是一個工具,產品經理用這個工具打破舊的利益平衡,建立對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鏈、新平衡。
二、俞軍的用戶價值公式: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 ? ? 用這個公式可以解釋一下為什么蓋世英雄雷軍,當年帶領金山的WPS打微軟那么艱難。
? ? ? 假設微軟Office軟件用戶使用體驗是90分,價格體驗50分,兩項相乘,微軟Office軟件帶給用戶的舊體驗算45分。
? ? ? 金山WPS軟件用戶使用體驗70分,價格體驗90分,兩項相乘,金山WPS軟件帶給用戶的新體驗算63分。
? ? ? 那么用戶的替換成本包括什么?品牌認知、獲取成本、學習成本、使用成本,包括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得到及時幫助的便利程度等。
? ? ? 比爾·蓋茨曾經是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的品牌、渠道、產品成熟度、客服服務系統都很成熟。網上還有隨處可見的用戶分享、使用小技巧。所以用戶體驗非常成熟,用戶替換成本很高,我們算用戶的替換成本是20分。
? ? 用戶價值=WPS新體驗63分-Office舊體驗45分-用戶替換成本20分=-2分。
? ? 所以,雷軍帶領他的英雄團隊做了一個綜合體驗很好的產品,但是用戶幾乎沒有得到價值。你認為別人為用戶提供了45分的東西,而你為用戶提供了63分的東西,你比對手提升了40%的用戶價值。可是,你別忘了用戶替換是有成本的。真實情況是你付出63分,而用戶得到的是-2分。你認為你做得更好,但用戶視你為雞肋。
三、創新是小企業唯一的活路
? ? ? 小企業對大企業就得仰攻,那么用戶替換成本極高。小企業提供的局部優化,加上用戶替換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沒有奇招,用同樣的產品,小企業仰攻大企業基本上沒有贏的機會。
? ? ? 為什么BAT(百度、阿里、騰訊)打創業企業極其容易呢?同維度競爭,體量大占優,即使它后發。
? ? ? 從替換成本開始說,用戶替換為BAT的成本幾乎為零。替換成本包括哪些?用戶體驗、品牌認知、渠道方便、學習成本。
BAT的產品用戶體驗都不錯;
品牌認知成本為零;
渠道暢通,用戶獲得成本幾乎為零;
你已經把用戶教育好了,用戶切換成BAT產品的學習成本為零。
? ? ? 比如騰訊出個QQ音樂,功能的使用體驗完全和市面上的一樣。但騰訊渠道強大,所以大家很容易知道和安裝QQ音樂。然后,騰訊使用資金資源能力,壟斷版權,熱門音樂“搜得到,能下載”就是核心體驗。于是,音樂App就QQ音樂一家獨大了。
? ? ? 這就是BAT的典型打法,因為用戶遷移成本極低,用大公司的體量優勢,一點一點地優化用戶體驗,一點一點地擠壓你、蠶食你。
四、傅盛找到新機會
? ? 我為什么喜歡傅盛的故事?因為他本來有機會在存量市場抱大腿,走上一條傳統的成功之路。但是他鋌而走險,放棄已知而且確認的存量市場,去完全陌生的增量市場摸索,并找到了自己的空間。
? ? 我在第三模塊《系統生死線:獵豹和它的關鍵任務》那節中講過,傅盛用野蠻人的姿態,甄別關鍵任務,在強敵大兵壓境的壓力下,完成了公司從軟件公司向互聯網公司的轉型,暫時活了下來。然后傅盛派了一個團隊到美國,干什么?不知道。
? ? ? 這個團隊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已知,把自己丟進未知里,在完全的陌生感里找方向、找空間。 后來他們找到了獵豹清理大師(Clean Master)這個項目,然后獵豹公司在美國上市了。
? ? ? 傅盛為什么要這么做,又為什么成功了?這就是在以前沒有人踏足的地方,踏上自己的足跡。在以前用戶體驗為零的地方,你的60分就是干干凈凈的60分,對于用戶就是及格的。
本講小結
? ? ? 存量市場,小企業正面仰攻,新體驗做到80分,用戶體驗為零分。增量市場,在用戶體驗為零的地方,你只要做60分,用戶就結結實實地覺得可以用了。
? ? ? 俞軍說:“當你找到藍海,找到一塊用戶體驗為零的領域,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你需要把用戶體驗做到100分再發布,還是做到60分就快速鋪開市場?當然是產品做到60分就趕緊上。”
? ? ? 速度第一,快速感染用戶鋪開市場,讓最多的用戶體驗到你。這就是給后來者的壁壘,這就是藍海的意義。
? ? ? 就好像當年在歐洲大陸混不下去的西班牙人,到了南美所向無敵一樣。那些在歐洲的宮廷里混得很好的人,當然不會冒著風險穿越大海。現有存量市場的既得利益者,也犯不著考慮創新。
? ? ? 創新,找藍海,找到沒有大佬、用戶體驗為零的增量市場,是新公司唯一的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是我在最后一個模塊,用一個模塊講創新的原因。你問我去向何方,我指著大海的方向。
課后作業
你覺得你用過的什么產品用戶遷移成本特別高?什么產品用戶遷移成本很低?
1,微信、QQ、印象筆記、支付寶等有自己大量存量信息的app遷移成本就很高;美圖、美團、餓了么等app遷移成本就很低。因為這類產品僅滿足了用戶的單一需求,同類產品又各有優勢,沒有較強的排他性,用戶遷移很容易。
梁寧回復:這里還有一個詞叫“歸屬感”。
2,套用用戶體驗的五個層次,感知層、角色框架層替換成本低,但從資源結構層(QQ 音樂)開始往后的能力圈范圍層(工具欄如印象筆記等軟件)、戰略存在層(微信),替換成本就非常讓人難以接受了。
梁寧回復:換伴侶、換伙伴也是如此呀。
24 用“交叉視角”跨界創新
? ? ? 這是我們創新模塊的第二講,這堂課只有一句話:“未來已來,只是分布得不均勻。”
? ? ? 我覺得嬰兒恒溫箱的發明與迭代的故事,非常動人。用于培育小雞的器皿,用于汽車、摩托車的零件,用另外一個視角和用途需求去看,它們就有了新的可能,給予了數以億計的人生命。
? ? ? 有時候,大家想到創新會覺得高不可攀或者神秘浪漫,似乎創新就必須超越環境,橫空出世。其實不是的。創新重要的是面對痛苦,起心動念。
? ? ? 如果斯蒂芬醫生,不曾為了新生兒的死亡而痛苦,他看到小雞在孵化器中蹦蹦跳跳就不會怦然心動。
? ? ? 如果普賴斯蒂洛教授不是痛苦于,一邊嬰兒死亡率高居不下,一邊八臺嬰兒恒溫箱無法運作,就不會起心動念,用發展中國家隨處可得的材料重構嬰兒恒溫箱,就不會有之后的這一成果。
? ? ? 所以,為某件事感到痛苦,也許就是你心念已動的時候。而要尋找解決它的創新之處,不妨到其他領域轉轉。也許它們就正在某個動物園,或者某個車庫里,等著你的眼睛看到它們。
? ? ? 還是那句話:“未來已來,只是分布得不均勻。”
我的感受:想起徐小平在創業課上說過的一句話,創業就是創個“求”,訴求、需求。不知道如何創新時,就想想自己有什么需求,有什么親身經歷的事情,讓自己有創新的念頭。梁老師講的起心動念,也應該有這個意思。某件事情、某個體驗,我不爽或者我很爽,我就想讓自己做點什么事情,讓自己從不爽到爽,從爽到更爽。
25 怎樣從新要素到新物種
? ? ? 新要素這個概念,字面意思很普通。每個人都有這個意識,任何一個新產品,總得有新要素在里面。
? ? ? 我今天想談的是新要素與新物種的概念。即如何利用不是本行業體驗迭代產生的新要素,而是引用跨行業的新要素,讓你的產品看起來依然是原來的產品,但是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物種。
新要素一:找到實體空間的好位置
? ? ? 實體經濟要拼位置,為什么?因為位置即流量。所以,亞朵需要和能取得好位置商業地產的人合作。
? ? ? 在好的地段,開一家前端服務體驗不錯,成本能控制的酒店,賺錢是大概率事件。在亞朵的商業體系中,有兩個核心角色系統,一個是亞朵酒店管理公司,一個是房東。
? ? 酒店該開成什么樣?人該怎么管?如何利用互聯網炒作知名度?優化轉化率達到用戶?這些事情都是亞朵的專業。
? ? 房東的核心能力就是落地的能力,找到地段好、租金合適的房子,而且能夠處理所有屬于當地的消防、招聘員工等問題。
? ?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房東得前期投資。大概要投多少錢?平均一個亞朵酒店前期需要投2000萬。
要素二:把“消費者”變成“投消者”
? ? ? 這時我們就要談亞朵定位之外,第二個新要素——亞朵眾籌酒店。如果我有能力搞定一個不錯的房子,但是我沒有2000萬怎么辦?
? ? 亞朵推出了眾籌酒店的模式,把籌備中的酒店項目作為一個項目融資,在眾籌平臺上發起眾籌。投資人可以出資1萬元到10萬元不等,參與新亞朵酒店的股權融資,并獲得經營分紅。幾個小時之內,就一售而空。
為什么會這么火?
第一,一個人的參與款是10萬元,參與人數會更廣泛。絕大多數家庭都有10萬元的投資能力,但是如今10萬元很難參與像樣的項目。
第二,除了投資收益外,參與眾籌的投資人,還可以獲得對應等級的酒店消費權益。 這時就可以對朋友吹牛,“我是這個酒店的股東,報我名字能打折”,這個對于中國人來說很重要。
第三,我最想強調的一個,歷次亞朵酒店發起眾籌時, 最熱烈的支持者首先是亞朵酒店的用戶和忠誠會員。 以小白樓項目為例,兩個小時就達到了預約的募資需求。其預約的投資人65%以上都是亞朵消費者或會員。他們是亞朵產品的體驗者、消費者,現在經由眾籌升格為投資者。
朵在流量方面的創新有:
第一,亞朵使用了眾籌這個新要素,不但讓一批有能力搞定房子和關系的房東,不會因為沒有2000萬啟動資金而被阻止開酒店。
第二,通過眾籌讓上萬人成為投資參與亞朵建設的小股東,這群人是亞朵真實的鐵粉、死忠粉、帶路粉。
要素三:IP酒店
? ? ? 亞朵在流量方面的另外一個創新就是IP酒店在影視行業,這兩年IP特別熱,為什么熱?IP就是情感觸發,就是場景,就是流量。
? ? ? 他們把亞朵和吳曉波合作的亞朵·吳酒店定義為“社群酒店”。《吳曉波頻道》自己介紹亞朵·吳酒店的時候說:
第一,社群活動。? 未來每一座城市的亞朵·吳酒店,都會成為《吳曉波頻道》的線下社群場景。這里是《吳曉波頻道》社群線下活動的場所,全國書友會的小伙伴都可以到亞朵酒店申請場地舉辦“每月同讀一本書”等活動。
第二,閱讀空間。? 在“《吳曉波頻道》&亞朵24小時閱讀空間”活動中,你可以讀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圖書。旅行和讀書這種場景概念便可以結合起來。
第三,場景電商。 這里是場景電商的試驗田,我們可以在這里看到《吳曉波頻道》精選的“美好的店”產品陳列,在實際使用場景中體驗到這些產品。例如,在睡前抿一口安枕的吳酒,喝一盞巴九靈茶田的茶,在貓王收音機里,聽一集《每天聽見吳曉波》。
? ? ? 利用吳曉波的品牌場景和《吳曉波頻道》已經建設的社群流量,優化入住轉化率。
四:場景電商
? ? ? 第四個新要素,剛才介紹亞朵·吳酒店的時候帶了一句,就是場景電商。你在亞朵酒店體驗到的東西,例如枕頭、床墊、洗發水都是可以買的。
? ? ? 雖然用戶體驗沒有很大變化的亞朵酒店,但從經營角度來講,它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物種。因為它的流量模式、融資渠道、收入來源都發生了變化,使它與傳統酒店業有了完全不同的騰挪空間和借力點。
? ? ? 別人只能收房費,但它至少有三種利潤來源:房費、商品的展示費、電商的利潤。所以亞朵才會在過去幾年,呈現出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擴張態勢。
26 三級火箭:深度講解互聯網降維打擊
? ? ? 360的第一級火箭是免費殺毒工具, 利用這級火箭打破了持續10年的殺毒軟件市場三國鼎立的局面,成為用戶量最大的安全工具。
? ? ? 360的第二級火箭是從免費殺毒工具變為安全網絡平臺, 進而推出360安全瀏覽器和360安全網址導航。
? ? ? 360的第三級火箭就是它最終承載的商業閉環, 從安全瀏覽器和網址導航的廣告收入,獲得企業的經營利潤。
搜狗的三級火箭
這時我們發現,搜狗創始人王小川在股東選擇上的智慧。回到“點線面體”的第二講,誰是最有能力給你賦能的那個“面”。
搜狗是互聯網的萬人迷,一堆老大都想做搜狗的股東。王小川做了什么?王小川拒絕了周鴻祎,清退了阿里,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擁抱了騰訊作為股東,并且兩次讓騰訊增加對搜狗的持股。這就形成了今天搜狗搜索的新三級火箭。
第一級火箭:頭部流量。今天搜狗在移動搜索方面80%~90%的流量來自騰訊,其中從QQ瀏覽器導入的流量占到70%。
第二級火箭,內置搜索。用戶在微信內、QQ內等不同的場景里的訴求,在瀏覽器之外通過龐大的使用場景去釋放更多搜索的需求。搜狗內部稱之為智慧戰略。
第三級火箭,商業變現。
理解互聯網公司的三級火箭
總結一下,三級火箭是什么意思?
第一級,頭部流量。
第二級,沉淀某類用戶的商業場景。
第三級,完成商業閉環。
舉個例子,比如羅輯思維。
第一級火箭是羅振宇堅持了多年的免費脫口秀。 現在做知識付費的平臺很多,只有得到App是有頭部流量的。
第二級火箭,就是沉淀用戶的商業場景,得到App。
第三級火箭,你今天付費聽我講課,這就是第三級火箭。
什么人能玩三級火箭?
要玩三級火箭,有幾個必要條件。
第一,第一級火箭一定要高頻應用。三級遞推一定是高頻推低頻,沒有低頻推高頻的。
? ? ? 比如招商銀行App用戶量很大,但是它能做第一級火箭嗎?它太低頻了,只能推更低頻的產品,比如出國、理財等。原則就是一級比一級低頻。
第二,通過第一級火箭獲得大量用戶之后,要快速展開一個能夠沉淀用戶的商業場景。比如,共享單車看上去是一個非常好的頭部流量,用戶量大,又足夠高頻。但是在這樣一個頭部流量很大的基礎上,如何順滑地建設出能夠沉淀用戶的商業場景?這是共享單車的運營企業需要面臨的考題。
第三,操盤三級火箭的人,一定是個勢能積累到一定程度的人。為什么? 首先,他要有強大的融資能力。 一級火箭是不賺錢的,你需要用免費來支撐一個龐大的用戶服務系統,還要保障用戶滿意,這是一筆很大的錢。沒有勢能的人,很難募到這個規模的錢。
其次,當一級火箭鋪開頭部流量,他需要快速張開,短時間聚攏資源的能力是要有一定的勢能積累才能做到的。 得到App快速擴展了這么多的好老師,這并不是隨便可以做到的事。
第四,操盤三級火箭的人,一定是個狠人。
? ? ? 因為你的一級火箭就是搶流量的,就是把別人河里的水都搶到自己的水渠里,成就自己的河流生態。你想想,這得多少人恨你。所以,干三級火箭,不是偶然干成的,而是一開始就想著顛覆現有的行業,干掉現有的企業。
? ? ? 所以如果不是狠人,不是積蓄已久的人,不是有高頻應用場景的人,不是能承受指責的人,三級火箭還是沒法輕易玩。
我的感想:如何培養自己的勢能?
1、你憑什么有勢能,其中一點就是靠割讓自己的利益。別人掙錢,我不掙錢,我獲得的用戶多一點,我才擁有了勢能。正如李嘉誠所說“如果這個生意我可以拿8分,那么我只拿6分就夠了”----讓度自己的利益。
2、雷軍說過一句話,什么是“口碑”?口碑就是把事情做過頭。我認為這也是在培育勢能。
27 顛覆式創新:成敗價值網
這是創新模塊的最后一講,我們講顛覆式創新。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你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你是你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企業是其賴以生存的價值網的某一節點。不管人還是企業都生活在一個網里。
一、價值網與顛覆式創新
? ? ? 一個好的組織結構,它的每一個組織部門,都是為了和某一個社會價值網的分支進行對接而設計的。
? ? 一個失敗的企業的組織結構,是管理者按照自己需求設置的。
談顛覆式創新,為什么要先談價值網?
? ? 因為很多沒落的企業,在自己的價值網上依然是優秀的,只是它依附的價值網過時了;搭載在新的價值網上的企業,實現了自己的顛覆式創新。
? ? 就好像你是你社會關系的總和,你的社會關系哺育塑造了你,同時他們也鎖定、限制和束縛了你。所以,很多沒落的企業,也是什么錯都沒有,只是它的價值網過時了。
價值網的三大要素
? ? 混沌大學的李善友教授是專門講顛覆式創新的,他對價值網的解釋是:價值網里,至少有三個角色:一是客戶,二是對手,三是投資人。就是這三個核心力量,加上其他千絲萬縷的牽制,牢牢地捆住一個大企業。
? ? ? 整個公司的管理設計,都是為了高效服務現有價值網。公司的資源配置如此,公司組織流程的設計也是類似,公司財務評估的方式更是如此。
? ? ? 然后就這樣長期循環下去。資源要這樣安排,組織流程必須這樣才合理,財務評估要按照這種價值判斷,以上因素加在一起,這是什么?
? ? ? 這就形成了“組織心智”!一個組織的心智模式定下來就真的很難以改變,像我們的基因一樣看不見,但決定組織的整體思考方式。
? ? ? 這也是為什么新經濟給了我們這些沒背景,只會琢磨用戶體驗的人機會。我們的機會就是看到新崛起、新展開的價值網。
? ? ? iPhone開啟了移動互聯網,iPhone是第一臺智能手機嗎?當然不是。諾基亞早就開始了開發智能手機,并且智能手機的性能開發得很好。
? ? ? 但是諾基亞對手機的定義是通信產品,iPhone對手機的定義是互聯網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終端。看上去是一樣的產品,但代表了完全不同的兩張價值網。
? ? ? 聯想從PC到移動互聯網叫做遇到了非連續;諾基亞曾經是手機霸主,遇到了蘋果也叫遇到了非連續。什么是非連續?就是整個社會在發展,整體社會能力升級,新的需求被釋放催生新的價值網。
? ? ? 傳統企業在它傳統的價值網里依然可以生存,例如聯想依然是PC價值網的霸主,但它在新的價值網里是邊緣企業。新崛起的價值網,才是新大陸。
什么是顛覆式創新?
? ? ? 顛覆式創新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是否開啟了一個新的價值網?你是不是到了“新大陸”?也許它剛一開始很小,不到傳統企業的1%。但是,它一旦開始,就不可逆。
? ? ? 我之前講的產品方法,都是教你怎么從零到一做一個產品,安身立命賺點錢,繼續服務、迭代。顛覆式創新是屠龍術,是產生新帝國的機會。概率非常之小,但我希望聽我課程的你,有機會做這樣的事。
本章小節
我們的創新模塊就到此結束了。總結一下:
第一節課,我們談了用戶價值公式。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用戶遷移成本,存量市場的打法就是拼體量,創業公司唯一的機會就是創新、去增量市場。
第二節課,我們談了未來已來,只是分布得不均勻。根據小雞孵化器,可以做出人類嬰兒的恒溫箱。其實我們需要的很多解決方案,就在你旁邊已經出現了,需要的是你的思考和洞察。
第三節課,我們談了新要素、新物種。所有的新產品,都會有些新要素,有些是產品本身的升級,有些是把整個社會升級的新能力納入企業,使企業看上去在提供原來的服務,但它的內在商業運作機理已經非常不同,甚至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物種。
第四節課,我們談了互聯網圈很愛使用的三級火箭模型。第一級火箭是頭部流量,第二級火箭是沉淀用戶的商業場景,第三級火箭是交易變現。
最后這節課,我們講創新模式的帝王術——顛覆式創新,開啟新的價值網。
28 看產品的微觀、中觀與宏觀視角
? ? ? 你怎么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產品高手?怎么評估這個人厲害在哪里,不厲害在哪里?我把好產品體系用三個層次再總結一下,分別是:中觀、微觀、宏觀。你可以對照看一下自己,或者你要評估的人,在這個三個層面水平如何?
1、中觀套路:學習招數
什么叫中觀?就是套路。
? ? ? ? 大公司是學習套路的好地方。一家公司能系統培養某一類人,說明這家公司在這個領域有與眾不同的套路,比如:聯想出銷售、騰訊出產品經理、阿里出運營、百度出技術。
? ? ? 所以大學畢業去大公司是有價值的,因為套路有價值。套路像武功招數一樣,是前人總結的有效經驗。套路可以讓你更有章法地展現自己,更容易搞定面試官,成為系統內按指令行事的公司中層。
? ? ? 但是如果你想依靠這門手藝,自立門戶,博得名利,那么你面對的是整個市場的競爭與用戶的分流。你每時每刻,都需要面對每一個細節的取舍。沒有人告訴你“可以了”,沒人告訴你對與錯,甚至用戶給你的反饋都是混雜的。
? ? ? 你如何做出每一個微小的決策,持續迭代,持續優化?
微觀體感:成為高手
? ? ? 成為能夠自我決策的好手,我們就需要產品經理能力的第二個維度:微觀體感。每一個微小的動作選擇疊加起來,就是你拿出來的產品,就是你活出來的樣子。
? ? ? 前面的課程很多是講微觀體感的,尤其是開篇的第一模塊。小野二郎可以真切地判斷——來自他的微觀體感。
? ? ? 為什么花10年學習擰毛巾、用刀和料理魚?為了建立精微的微觀體感。達·芬奇為什么要練習畫雞蛋?為了建立精微的觀察和手感。
? ? ? 用普通人的視角來看,雞蛋都一樣。但要是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就要不斷練習,在最不容易建立觀察的地方,建立每一個微小處的覺察。
反思什么樣的設計才能讓用戶滿足?
復盤用戶是否產生了防御心?
為什么會在這里卡頓?
產品應該怎么做才自然?
? ? ? ? 成為天才的一萬小時都干了些什么?大量的時間都是在建立細微的微觀體感,建立長在自己身體上的真實感覺,眨眼之間的好惡判斷。
? ? ? 很多愛好者、發燒友是有微觀體感的,他們需要補中觀的套路,才能夠有系統、有層次地釋放他的感受。
? ? ? 而在大公司也好,看書紙上談兵也好,擁有了中觀套路的人,一定要補微觀體感。否則,說起來都對,做事卻都不到位。如果能夠同時擁有微觀體感和中觀套路,那就是一個產品好手了。
宏觀能力:打大仗
? ? ? 什么是宏觀能力?就是打大仗的能力。
? ? ? 說錘子手機的微觀體感和中觀套路如何?很好啊。比起小米手機,差在宏觀能力。整體布局以及三級火箭的打法。你說易到用車當時的用戶體驗和口碑如何?很好啊。比起滴滴,差在宏觀能力。
? ? ? 在這套課里的點線面體、創新模式都是宏觀能力。幾家定位相似、體驗相似的產品,靠優化用戶體驗,其實是無法終結戰爭的。大仗拼勝負,靠的是宏觀能力。
本講小結
1、練好套路,在大公司做到中層沒問題。要想自己為結果負責,開門立戶創業,必須有長在自己身上的微觀體感。
2、沒有微觀體感,靠套路判斷,就是自欺欺人。但打大仗,做頂級高手,其實宏觀能力也要強。
3、這是我們對之前的內容,用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級做的一個小小的總結。
體會:
1、只有中觀可能會不接地氣,因為只有框架和理論,難免有紙上談兵之嫌;只有微觀,你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技術人才;擁有上述二者+宏觀能力=大神級的存在。
2、日積月累練微觀,總結復盤練套路,如何才能提高宏觀能力呢?找莊家,試圖理解莊家的思路。
29、 人生邏輯大于商業邏輯
? ? ? 我們知道產品能力是現實的、功利的能力。做產品要求你判斷客觀條件和機會、盤點資源、按照用戶體驗的方式,有層次地整合起來,向世界交付價值獲得報償。如果把這個課程看成是一副撲克牌,那么誰是大小王,誰是老K呢?
? ? ? 我們上一課談了中觀、微觀、宏觀能力,能否大成要靠宏觀能力------“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屬于宏觀能力,打大仗,靠的是宏觀視野、勢能的使用和趨勢的把握。----“點線面體”是“黑桃K”。
? ? ? 但世界是多維的,到處是此起彼伏的點線面體,各種機會呈現出的就是各種變幻,各種不確定。你會因為對于機會和利益的判斷,而在各種不確定中堅持多久呢?
? ? ? 所以什么樣的人、東西、感覺會給你確定感,讓你覺得可依賴,其實是極其重要的。為什么有人畫秘密花園填色圖會覺得治愈?有人做飯會覺得治愈?因為這些都是有確定感的東西。
? ? ? 同理:對一個產品的使用,對一個人的關系。持續收到確定感的反饋,就會覺得安全,覺得可以依賴。如果突然變得不確定,就會有被傷害的感覺。這也是網站不要輕易改版的原因。
? ? 我們的課是產品課,是否符合點線面體的大趨勢,固然是大成的標準;但如果你無法持續輸出確定感,無法讓人依賴,其實連小成都達不到。
點線面體VS確定性依賴
? ? ? 說完確定性,那什么是依賴呢?依賴是一種真實的長期關系。
? ? ? 所謂“完美的產品”“極致的產品”就像“完美的人”一樣,只是一種追求,但世上并不存在。 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對方要的那個確定性你是否還能提供,對方是否還依賴你,這才是關系的關鍵。
? ? ? 所以,紅桃K是“不確定性”,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不能畏懼,需要勇敢擁抱的東西。黑桃K是“點線面體”,是宏觀格局的判斷,是你做人生選擇題時可以采用的思考框架。
? ? 所以咱們課程的這這套撲克牌中,最后選定的四張牌分別為:大王是確定性,小王是依賴,黑桃K是“點線面體”,紅桃K是“不確定性”。
小結:
商業是以利潤為中心,人生是以意義為中心。
商業并非人生的全部。人死前盤點自己的一生,其實沒有人看這一生賺了多少利潤。
做你有內心確定感的事,人生邏輯大于商業邏輯。
30 產品連接客觀世界、過去與將來
? ? ? “make things,change things 做東西,改變東西”,“create as god,work as slave 可以翻譯像奴隸一樣去工作,像上帝一樣去創造” 就是一個產品經理的人生。
? ? ? 這是另外一個偉大的時代,你我,都不應該置身局外。
? ? ? 愿你擁有專業化視角和專業化能力。
? ? ? 看到時代的浪潮,不再抱怨波濤滾滾的兇險,而能看到大海的本身就是資源。
? ? ? 不需要哀怨自己沒有出身背景,沒有干爹,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擁有一個用戶,你就擁有了一個開始。
? ? ? 愿你能夠使用這套方法,建立自己的動手能力。動動手,你所在的小世界就會優化一點點。
? ? 愿你在這個時代,把握真正屬于你的那個機會。把你一生積累的認知、審美、好惡全部用上,為這個世界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產品,向世界交付你的價值。
? ? 愿你擁有自信、財富與榮耀。
? ? 讓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