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是治愈身心病痛的圣藥,《清靜經》是出家人每天必誦的經典,清靜的概念已深深地印在他們的心田,追求清靜是一項重要的修行。每當打坐時,腦海中便呈現出一幅風輕云淡、神仙端坐的畫面,然后受畫面的熏陶使自己漸漸平靜下來,慢慢地進入杳杳冥冥、昏昏默默的清虛之境。
1這種清靜正是是我所追求的。
這兩年,我活得很痛苦,一直在憋屈地活著。煎熬地低頭向黑暗里摸索。前進中,我摸到了凹凸不平的路,搞得自己身心俱疲,于是拼命地邊跑邊吶喊,但大家聽不到。
多次夢中醒來,淚眼婆娑的自己,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像遨游在太平洋中,望不到彼岸,絕望的眼睛里看到的太陽總是那般暗傷。但是我看到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人,還有不一樣的山河。
雖然,總有人想剝奪我的勞動成果,但我依然滿不在乎。因為你想有無限的榮耀和聲譽,但那只是我的復制品,并不真屬于你。人生的版權是誰不重要,你要,我便讓,只要我曾經擁有過足矣。因為搶了東西,搶不了物靈,你安心我便放心,反正挫折就在那里,即使是不可抗力,那既來之,也便安之與受之。
2
人生很多時候,需要與暴風雨抗爭,受傷了,死不掉,那就只能選擇活下去,把原有的傷口,抹上藥,隨著時間流逝慢慢的愈合。我認為清靜是治愈身心病痛的藥,所以便把痛苦和爆發轉為暴走與忙碌。
我曾輕輕的對著大自然說:祖國大好山河我已走一半,與孤獨為伴,與清靜同行,抬頭望藍天白云,感覺自由很美好,空氣很新鮮。
不停地走,不停地思考,不停地被大自然引發靈感,到最后,不得不感概:其實,在這個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世界里,錢字和情字是世界上的一個難題!但也最為空虛,空在無形無色;虛,在無處不在,隨時隨地地成為大眾精神里的支柱。只是,錢財欲,控制得好,成動力,年輕人為錢財為夢想里的車和房,為事業奮斗,跌跌撞撞地創業,守業或失守,也可視為熱血青春里的風景線;但控制不好,就容易墜入紅塵淪為拜金主義,有些物欲男女,以出賣色相為生。
錢財乃身外物。如陳曉旭,她淡泊名利把十幾億全捐,可能是看透了有即無。又如:比爾蓋茨捐了百分之九十幾的財產?;貓笊鐣旄H祟悾行〇|西看透了,就像職業倦怠一般,對已擁有的需求呈現飽和狀態,所以對這方面就不在乎了。
情,有多少人為情所困?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多少人害怕出軌,害怕被拋棄,但既來之則安之。就像張幼儀,家庭背景再強大,人再優秀,也避免不了風流才子徐志摩的背叛。
其實人生也是這樣,該來擋不住,該走攔不了。所以一個“松”字,一個“放”字,是最好的處事方法。逼太緊會逼瘋自己,爭取不來的可能是早已注定,強求的東西一定會摻和一半“禍水”。
你可以試著抓一把沙,握得越緊,漏的越快,順其自然就漏很慢。萬事萬物也這樣,東西太過了就物極必反,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運,更沒絕對壞運,沒有絕對好人也沒絕對壞人,萬物都是正負極中轉換的,所以平衡最好,不盛陰不盛陽。
就像八卦一般,太黑,暗無天日;太白,看不到夜晚,因為有黑有白互相制衡,然后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棲?;ハ噢D換。不做絕對好的人,容易被人欺負,不適合職業生存,優勝劣汰;不做絕對壞的人,因為壞人大多沒好下場。這是個提倡善的社會,所以要以向善為止,很多時候要純如小兔子。但切不要事事如它們,
因為它們雖溫順可愛,但不夠強大,難以自我保護,所以容易淪為強者的獵物。
獵物在我看來就是個生物鏈。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每天都有人死亡。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并非是臺,本來就虛無一物,那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3
塵本非塵,何來有塵。思想,是后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身也是因心有塵,即妄念。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即不再是妄念。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則清凈,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但對于佛的境界,那種超我,無我的感知回蕩,作為凡人的我,表示未能參透!吾等俗子,只會聽聽音樂,看看風景,說能說的話,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柔軟了時光,揉碎了執著,荒蕪了等待。
執著于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掛礙,就會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么來什么,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
4
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有一顆平常心,遠離混濁,平靜如水,不為世間五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人生如茶,茶只有兩種姿態,沉,浮。飲茶人兩種姿勢,拿起,放下。沉時坦然,浮時淡然。人生不過一杯茶,滿也好,少也好,爭個什么!濃也好,淡也好,自有味道。急也好,緩也好,那又如何?
凡事當有度,現在的事,努力去做,但不要固執;未來的事,盡情描繪,但不要幻想。取舍得當,人生多姿。有句話說得好,從生命之初到生命之終,一路匆匆不能回頭。沒有一個季節可以省略,沒有一段過程可以遲疑,其間的風景故事卻是屬于自己。
過往不可重復,當走過那“時間”,已然遠去,是否有一種心情叫追悔莫及?短短幾十年,該對酒當歌,又何必哭哭啼啼;該放即放,何必強橫占有。矛盾了他人,也矛盾自己!給自己一杯酒,喝時甘醇香烈,未必合口。喝多了,入夢,睜眼又是一天。七情六欲如酒味,何必較真眼下一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