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朋友圈看見很多人都在轉一篇標題為《在惠州街頭放了一箱硬幣,任人拿取,結果出乎意料》。
看見這篇推文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實驗的實際目的是為了檢驗“人性”?
昨天在網絡無意間看見“多城市現"一箱硬幣"街頭試驗”的目的是為了營銷。
近日,在惠州、廣州、成都、上海、杭州等多個城市街頭出現了"一箱硬幣"街頭試驗,在地鐵站或公交站口放上價值數百元的一箱一元硬幣,邊上白板上提示"如需零錢可自取,每人最多5元"。
有人提出了關于這個“硬幣實驗”的設想
應該會被市民拿的一個不剩吧。
我相信我們這座城市的人不會把這些硬幣“洗劫一空”的。
然而,這些文章的內容戲劇性的一模一樣,這個硬幣盒的硬幣沒有少,反而多了,甚至是多了“100元面額的紙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遍地的正能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深究它的真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意義何在
我看過很多這種類似的街頭實驗,有在街頭綁架小孩看路人反應的,有讓小孩去向路人要1塊錢的公車費,看路人是否 會給予。
第一個實驗中,路人熟視無睹的反應居多。于是評論里有人說:“看,人性多么冷漠。”
第二個實驗中,路人大多沒有給予這個小孩一塊錢,而最終給予小孩一塊錢的是一個乞討的流浪漢,最后小孩買了食物和用品再次找到流浪漢以表感謝。
有人說:“不給予小孩一塊錢是擔心被騙。”評論里有人評論:“有經歷過給小孩一塊錢后,轉頭他就去買吃的了。”有人評論:“給了他一塊錢后,他會招來一群小孩或者向你索要跟多的錢。”
這個時代真的有好多按“劇本”在出演的表面現象,然而這些表面現象在用來蒙蔽我們眼睛的同時,也蒙蔽的我們的內心。
在火星情報局上,楊迪說過在一個真人秀中,導演讓他劃著船,然而在靠近“吸血毯”時要做出很害怕的樣子,然后選擇返回,放棄深究所謂的“吸血毯”。
后來在網上很多人說楊迪是個懦夫,都已經快可以看見吸血毯了,這個時候選擇返回。
楊迪說:“我也想讓你們看,可是那就是一張普通的毛毯。”
最近在看《明日之子》的時候,薛之謙說:“可能是我太認真了。”
有人說《明日之子》就是一個利益性的節目,只是薛之謙太認真了,認真的在把像“毛不易”這樣的人才盡力的留住。
這個多媒體時代,展現的更多的是,別人想讓你看見的。
如果問我討不討厭這種現象。
我的答案是討厭。
蓄意偽造“偽正能量”。
通過一些無科學依據的事物去辨別人性的冷暖,然后罔加自己的認知,不外乎是一種心理病態。
回到硬幣的測試,即使所有的文章所呈現的現象都一模一樣,盡管始作者帶有利益目的在進行社會測驗,可最后他并沒有把結局推向我們惡心與害怕的“負能量”。
不管是硬幣測驗,還是小孩的街頭測驗,還是節目中制作方想讓我們看見的。
我們在認知這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后,再用理性去判定在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當有多少份戒心。
那些利益性的目的,我們就假裝不知道吧。即使你明白,用有沒有拿硬幣來測驗人性是多么幼稚。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