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是每個孩子的節日,但是記得《小王子》中有一句話: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
于是,每個人用一生在尋找屬于自己的星星。
也曾有人說,如果不去遍歷世界,我們就不知道什么是我們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們一旦遍歷了世界,卻發現我們再也無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
這個美好的地方就是曾經的童年。
當我們開始尋求,我們就已經失去,而我們不開始尋求,我們根本無法知道自己身邊的一切是如此可貴。
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時間會緩和所有的悲傷,當你的悲傷被安撫以后,你就會因為認識過我而感到滿足。
這是“小王子”的心愿,也是每一個已經長大成人的成年人的追憶。
所有大人都曾經是小孩,可惜只有少數人記得。
但愿每個人的世界里,都有一個美好的記憶,包括曾經的人和現在的人,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經歷過的事和正在發生的事,以及將要期待的事。
只愿成人的世界里,依然保有一顆童心。
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個人在精神上足夠成熟,能夠正視和承受人生的苦難,同時心靈依然單純,對世界依然懷著兒童般的興致,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認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應該具有生長能力,因而毋寧說在本質上始終是包含著童心的。
成熟了,卻不世故,依然一顆童心。成功了,卻不虛榮,依然一顆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稱之為慧心。
——周國平《童心》
成人們對數字情有獨鐘。如果你為他們介紹一個朋友,他們從不會問你“他的嗓子怎么樣?他愛玩什么游戲?他會采集蝴蝶標本嘛?”而是問“他幾歲了?有多少個兄弟?體重多少?他的父親掙多少錢?”他們認為知道了這些,就了解了這個人。
——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從一個孩子變為一個成年人是件極其簡單的事,只需要時間就可以;從一個成年人回歸為一個孩子則極為困難,需要智慧和勇氣——回歸不是倒退,而是攀向人生極致——生活的煩憂在消失,生命的喜樂在呈現。童心離神性最近,找回童心就是找到了神,這正是作者所說的:“擁有一顆童心是幸運的。”
——埃克蘇佩里《小王子》
大人都忘了,他們也曾經是小孩,他們的口袋里,曾經藏有各種怪獸,他們的腦袋里,曾經浮現奇幻彩虹。
——幾米《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智慧與童心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實際上是一種達于成熟因而不會輕易失去的童心。
——周國平《童心》
你們如果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子,就一定不得進天國。
——《圣經》
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
——法國哲學家布萊士·帕斯卡爾
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孟子
最天真的人有時是最高明的。天真就是最初的、沒有被名利和各種欲望熏染過的純真的本心。
——法國作家雨果
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去問孩子, 孩子脫口而出的意見,往往就是最精確而實際的答案。童心,有時候最簡單、最直接,用一顆童心去看世界,你也會發現,原本復雜的事情會變得簡單。
——作家三毛
我說你“別耍孩子氣”,這是叫你對于正事——如做功課,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賴人。至于做人帶幾分孩子氣,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時還“有童心”呢。
——梁啟超《一封家書》
一個人只要童心未泯,心態年輕,即使年齡再大,也不算是真正的衰老,因為誰能永遠保持一顆童心,誰就永遠不會老。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
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所有快樂無需假裝,愿你此生盡興、赤誠善良。
愿時光能緩,愿故人不散;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愿你惦念的人能和你道早安,愿你獨闖的日子里不覺得孤單。
愿你人間走一遭,圓滿了三界六道,看透了是非善惡;從此福來心至,皆是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