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7.5.18寫的一篇影評,關于《拆彈專家》。?已經過去這么久了,也無所謂劇透的程度,有些細節還是值得回味。
先說人物設置,整場觀影下來,我最愛的是姜武(劇中是個反派角色)。在我看來,姜武飾演的反派有一種蜜汁萌感。
是,他是暴戾,甚至有些反社會的傾向。這些負性信息,大家都看到,我就不一一贅述,我想聊聊在電影中我他身上看到的可愛之處。
他是講規則的,其一,按照約定釋放如數人質;其二,講究內部的兄弟義氣;但也是狡猾的,在與警方對峙談判之后,只說要釋放100名人質,但釋放的都是年輕力壯的男子,留下老弱婦孺,沒有多大的抵抗力;
他是童真的,有一句臺詞,我簡直要笑瘋了,大概意思是『你打我的腳,我也要打你的腳』!這不是小孩子才有的執拗么?
他是善良的,當然,他的善良是有針對性,只有對自己的弟弟才有釋放那份善意;
他是『正義』的,在與電影中的幕后大 boss——那位想大發混亂財而主動策劃整個挾持事件的董事長的盤算中,有些『劫富濟貧』中的『劫富』成分;
他貪心但不那么討厭,是的,相對于對方公司市值上漲的額度和自己的酬金間的巨大差距,他是暴怒的;但對比與董事長眼中的欲望和最終要求那位董事長轉賬的額度來說,他沒有那么貪婪。
在我眼中,他是有自己的規則的,雖然他的規則會以自己的心情而臨時變動,甚至有些耍賴的成分。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發生這種惡性事件,必定是無法原諒的。
只是,在電影中,是否可以單單從角色的立體程度,從性格去看,如此而已。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人們會更偏愛有一點點小缺點的人,因為這樣的人讓人感覺更為親近。
不完美的人,才更為可愛。
至于劇情的 BUG……
唉,實在是有點忍不了結局,吐槽一下,影迷輕拍。
比如,咱之前都用了機器人來嘗試拆彈了,咱在最后的一拆,能用上機器人么?
醬紫,至少我德就不會犧牲了啊……
有的時候,真的沒有必要為了感動人而感動人。
反而,在海報中,它說出了真諦——用生命保護生命。
其實,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哪怕是拆彈專家!在電影中,你沒有感受到因為成為專家而凌駕于生命之上,每一次拆彈,都有風險,只不過因為經驗的原因,他們臨場更冷靜,發揮更穩定而已。
僅此而已。
在這種危險領域的每一位專家,都在以命相博!
就像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在劇中的一句臺詞,『拆彈不是你想做就能做,需要上天批準』。翻譯過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拆彈既要實力也要運氣?
在我看來,人人生而平等的話,那么就不應該有誰因為職業道德就非得為其他人付出生命。珍惜每一位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的奉獻!
每一段歷史都應該被正視,但不要以做作的模式出現。
順嘴說一下劇中的其他兩個人物,那位原地爆炸的小警察和帶貨小花宋佳。
小警察的劇情走向,確實是讓人措手不及,對我來說更多是提醒我,即使是專家也并不能保證一定成功啊!還有一份關于職業要求的沖擊。
宋佳,在劇中的角色不討喜,太過柔弱,和演員在我心中的定位相去甚遠,總覺得有些別扭,我家小花老師怎么會這么弱啊?可是再想想,畢竟人家飾演只是一位老師而已。
?至于吳卓羲,我只能說,可惜了當年的美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