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放了一本從圖書館借的渡邊淳一的《男女有別》,時衛國譯,青島出版社出版。之前只知道他是一位日本很有名的作家,多有名?不知道。我一度還把他的名字記為了邊渡淳一,今天在同事大聲念出他名字的時候看了一下書的封皮,才知道自己一直錯著。
渡邊被譽為是一位“情愛大師”,大約與其作品善于描述愛情有關吧。雖是一位著名作家,但他卻是醫學博士出身,有著十年的從醫經歷,與魯迅棄醫從文不同的是,他可能更喜歡文學,也不用喚醒民眾的覺醒意識,只是喜歡而寫作,一直到他很老。搜了一下他的作品,一位高產的作家,以至于我手上這本薄薄的書根本就沒出現在他的作品集里。
之前讀了一大半,今天摘讀一二,下周還書。
在退行性變化中
退行性變化是指漸漸失去原有力量或能力的過程。如運動能力,記憶能力,智力當然也是,一般人在二十二三歲達到高峰,過了這個時段,就會漸漸失去活力,除了愛因斯坦、牛頓那樣的大牛,常人在三十、四十、甚至更老一點才會達到事業的高峰,為什么?因為還有一種稱之為“與人交往力”的東西會左右我們的事業與生活,這種能力的養成,到了五六十歲,并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迅速消失,并且在我們身上會很柔韌地保留下來。
累積養成的東西,一定要珍惜。對我來說,身體機能走在下坡路上,心智還是要勇攀高峰的。
閑話履歷書
三十年前,渡邊這樣有身份有地位的家伙,竟也亂搞男女關系,不但搞了,而且暴露了,被另一位女性狠狠訓了一頓(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妻子),他竟把這件事堂皇地寫在了這篇短文里。一方面佩服他的坦然,一方面又不太理解他在文末的觀點:挨訓也好,挨罵也好,通過這段生活,也能積累素材。這樣的想法,也說服了自己。不知道能不能說服讀者。也許日本的環境,的確比我們要開放得多。
上了年紀還能住嗎
“回家路上有個上坡,秋天的落葉需要自己來打掃,只有步梯需要抓著欄桿一級一級地上才能進房間,有很多事,人上了年紀才能明白。”
作者雖在寫朋友,寫自己。我想到了家里的父母,他們一直強調以后不會和我,也不會和弟弟在一起住,他們有自己的房子,有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們真的不想和我們在一起嗎?多少人炒著昨天的5.20,多少人又在陪著自己的雙親?
我們都將老去,陪伴雙親,從現在開始。這是一件幸福的事。
時間,愛情,親情是隱于這三篇文章后的主題詞。偉大的作家總是在不經意間,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述說幾個永恒的話題,將平淡的事情做到極致,用平淡的文字寫到致深,這就是我讀出的渡邊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