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繡球花,喜歡它多變的花色,喜歡它曼妙的花形,更喜歡在下雨時,漫步在其構成的花徑中,享受那份嫻靜。
初夏來臨,而6-8月是繡球花期,那么怎么才能讓其在花期能美麗綻放呢?除了對TA無盡的愛,還需要一點實際的養護技巧。
種植環境
繡球是耐陰植物,但不表示他們不喜歡太陽。
同樣的品種,在日照充足的環境下,枝條粗壯,不容易伏倒,花大色艷。但繡球的耐陰程度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日照不足一小時,也可以開花,但可能會花枝細長,易伏倒。
枝條的軟硬程度,還和品種有關。有些品種,就是天生的愛垂,這些品種可以種在抬高的花壇里,讓枝條自然下垂,形成不一樣的欣賞角度。有時候,缺點就是優點。
養護技巧
1 培植土壤
繡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只需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因為繡球枝繁葉茂,所以4月開始,水分蒸騰快速的時候,必須確保在下一次澆水前不至于脫水,就需要介質略保濕,或者花盆大一點。一般1加侖的盆,從扦插定植算起,可以用半年;之后就需要用至少5加侖(或者40厘米以上直徑的花盆了)。如果花盆小,建議修剪的時候,控制株型。溫度較高的時候,建議每天澆水兩次,澆水避免澆在花上,花和葉子濕的時候暴曬很容易導致曬傷。2 修剪
大部分的繡球 (除了無盡夏和圓錐繡球等) 都是老枝條開花。
老枝條秋冬花芽分化,所以一定要在入秋前(即8月底)完成修剪。剪掉殘花,剪掉老化枝條,根據控制株型的需要剪短枝條。如果種植場所夠大,就多留枝條。
ps:無盡夏系列和圓錐繡球是新枝條開花的品種,所以修剪的時候可以心狠點。3 施肥
繡球對肥料的需求比較大,但是施肥有很大的講究。因為花芽在秋冬分化,所以我一般在秋季(10月)第一次施肥,這次肥料以復合肥為主(就是長效肥,如奧綠,美樂棵,魔肥之類的,類型可以參考月季)。第二次施肥在冬季(1月前后),這次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成品的雞糞肥之類的,不建議用生肥)。之后3月開始萌芽后,每1-2周液肥一次,建議直接使用開花肥(磷鉀肥含量高的液肥)。4 調色
繡球花花型豐滿,大而美麗,其花色能紅能藍,令人悅目怡神。如何讓繡球開出自己喜歡的顏色,這需要長期的琢磨與實踐。
繡球花色的變化,是根據土壤PH值或者說是土壤中含鋁量決定的,值酸性開藍色,堿性開紅色,中性開混色。
繡球花色控制的方法是調整土壤內鋁的有效性。
鋁的有效性和土壤溶液的酸堿值及供應植物體的營養成分有關,另外磷也可降低鋁的有效性。
一般來說,在自然狀態下,土壤含有足夠的鋁離子,白色品種初開帶綠色,后轉為白色,遇酸呈藍色,遇堿變紅色。但也有粉紅色或紅色的品種,它們和白色品種一樣,也會在不同性質土壤中栽培時表現出不同的花色,同時,同一品種在同一土壤中由于花期不一致,開花的顏色也不一樣。
繡球花的顏色,是有一種屬于花青素類的色素 —— 飛燕草色素控制的。它與其他種類的花青素不同,這種色素與鋁離子結合后,會在色素的生物合成中形成一道屏障,從而使花色變藍。
所以,紅色或粉色的繡球花變成藍色是由飛燕草色素和鋁離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飛燕草色素和鋁離子的結合又受到PH值的影響,總的來說,白色品種在低的PH值時能使鋁離子成為游離態,如如土壤的PH值保持在5.05.5時,能培育出藍色的繡球花,PH值在6.06.5時,花色為紅色。
當然在條件不一樣時,可能顏色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情況,見下圖:
當然上面只是一般情況,而且并不是所有繡球花品種經過“調色處理”都能變成藍色花,因為不含飛燕草色素的品種不會變藍,所以要知道自己的品種是否含有飛燕草色素。
另一種情況是,如果處理紅色品種所含紅色色素太多,它可能會變成藍色或者淡紫色,而粉色品種可能會變成淡紫色,白色品種變成更亮的白色。若白色品種含有少量花青素,在高PH值條件下也會變成粉色。
繁殖方法
繡球主要繁殖方法有三種,分株、壓條、扦插。
分株
宜在早春萌芽前進行。將已生根的枝條與母株分離,直接盆栽,澆水不宜過多,在半陰處養護,待萌發新芽后再轉入正常養護。壓條
在芽萌動時進行,30天后可生長,翌年春季與母株切斷,帶土移植,當年可開花。扦插
扦插是繡球的主要繁殖方式,一般在花后(花開完后或者你不想看花的時候),剪取枝條進行扦插。
可以說,繡球是極其容易扦插的植物,可以按月季的方式扦插,剪取一節枝條(留單側葉子的半片,下圖中的葉子再剪掉半片)。剪下的枝條馬上扦插,來不及扦插可以整枝先放在水里,等有空扦插了再剪成一節節。
插在蛭石里20天,再挖出來用泥炭之類的種植介質假植或定植。也可以直接將枝條插在種植介質里,成活率一樣很高。
建議直接插入種植介質的話,介質里不要用肥料。用蛭石扦插的,在定植上盆后有生長跡象的時候,撒一些奧綠之類的緩釋肥。用種植介質扦插的,在抽葉(大概45天左右)可以撒緩釋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