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趙魏韓三家架空了老姬家的實權,掌控了晉國。而且最終在東周政治峰會上成功過會,地位得到官方認可,搖身一變,從客卿成為了和各諸侯平起平坐的國君。晉國名存實亡,被一分為三。
這下不得了,現在不僅東周集團周老總的位置被架空了,各分公司的一把手都開始擔心手下過于強大而功高蓋主,保不齊哪天就輪到自己被架空了。歷史就是如此的愛開玩笑,保不齊,保不齊,這下真保不了齊了。下一個被手下架空實權的老大就是齊國老大。具體如何被架空的?先按下不表。
先說說,韓趙魏三家滅智分晉之后,魏國的選國相之爭。
話說魏文候魏斯這斯做了魏國總經理之后,就開始想物色一個得力助手作為副總,幫忙管理大小事務。心里有兩個人選,魏成和翟璜。但是就是一直拿不定主意。正好遇到從外地回來向他匯報工作的李克。
魏文侯問李克:“先生曾經說過:‘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我選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這兩人怎么樣?”李克回答說:“下屬不參與尊長的事,外人不過問親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職,不敢接受命令。”李克也是人精,他知道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先推遲。
魏文侯說:“先生不要臨事推讓!”
李克說見推遲不過,便道:“國君您沒有仔細觀察呀!看人,平時看他所親近的,富貴時看他所交往的,顯赫時看他所推薦的,窮困時看他所不做的,貧賤時看他所不取的。僅此五條,就足以去斷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李克沒說的很有技巧,很有分寸。
魏文侯說:“先生請回府吧,我的國相已經選定了。”
李克離去,遇到翟璜。
這個翟璜也是非常會說話的人。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予以攻克,封給自己的兒子魏擊。攻城略地之后想讓人夸夸自己,于是有一天開會魏文侯就問群臣:“我是什么樣的君主?”大家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這家伙說:“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么仁德君主!” 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問:“你何以知道?”回答說:“臣下我聽說國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來,還親自下殿堂去迎接,奉為上客。? 可見一斑。
翟璜心里非常想當國相,便問李克:“聽說今天國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選,到底定了誰呢?”
李克說:“你猜。”
哦,不是,李哥當時說的是:“魏成!”
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變了臉色,說:“你看,西河守令吳起,是我推薦的吧。國君擔心內地的鄴縣,我推薦西門豹。國君想征伐中山國,我推薦樂羊。中山國攻克之后,沒有人去鎮守,我推薦了先生您。國君的公子沒有老師,我推薦了屈侯鮒。憑耳聞目睹的這些事實,我哪點兒比魏成差!”
李克說:“你把我介紹給你的國君,難道是為了結黨以謀求高官嗎?國君問我宰相的人選,我說了剛才那一番話。我所以推斷國君肯定會選中魏成為相,是因為魏成享有千鐘的傣祿,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東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這三個人,國君都奉他們為老師;而你所舉薦的五人,國君都任用為臣屬。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
翟璜聽罷徘徊不敢進前,一再行禮說:“我翟璜,真是個粗人,失禮了,愿終身為您的弟子!”
為什么李克一句話就將忿忿不平的說的如此心服口服了,甚至還要終身拜其為師?翟璜舉薦的幾位真的比魏成舉薦的差嗎?最終魏文候選擇了誰作為魏相國呢?
我們先看看歷史上翟璜推薦的人吳起、西門豹、樂羊和魏成推薦的卜子夏 、田子方、段干木,他們到底都是什么人,做了哪些事兒?
【吳起】
先說明星人物吳起。
第一件事: 殺妻求將,叛魯歸魏。
吳起,衛國人,在魯國任官。齊國攻打魯國,魯國想任用吳起為將,但吳起娶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國猜疑吳起。于是,吳起殺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大將,大破齊國軍隊。有人在魯國國君面前攻擊他說:“吳起當初曾師事曾參,母親死了也不回去治喪,曾參與他斷絕關系。現在他又殺死妻子來求得您的大將職位。吳起,真是一個殘忍缺德的人!況且,以我們小小的魯國能有戰勝齊國的名氣,各個國家都要來算計魯國了。”吳起恐怕魯國治他的罪,又聽說魏文侯賢明,于是就前去投奔。魏文侯征求李克的意見,李克說:“吳起為人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連齊國的名將司馬穰苴也超不過他。”于是魏文侯崐任命吳起為大將,攻擊秦國,攻占五座城。
第二件事:給士兵吸毒瘡,愁哭士兵老母。
這件事乍一聽很費解很搞笑。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吳起做大將時,與最下等的士兵同樣穿衣吃飯,睡覺不鋪席子,行軍也不騎馬,親自挑上士兵的糧食,與士兵們分擔疾苦。有個士兵患了毒瘡,吳起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卻痛哭。有人奇怪地問:“你的兒子是個士兵,而吳起將軍親自為他吸吮毒瘡,你為什么哭?”士兵母親答道:“不是這樣啊!當年吳將軍為孩子的父親吸過毒瘡,他父親作戰從不后退,就戰死在敵陣中了。吳將軍現在又為我兒子吸毒瘡,我不知道他該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
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兩件事我們可以知道,李克在向魏文候推薦吳起時,也是看的很全面的。另上面提到了曾參。 曾參 何許人也?為什么吳起不回去奔喪他那么生氣要和他斷絕關系?原來吳起曾拜 曾參為師學習儒學。 曾參就是孔子的得意門徒之一,寫有《孝經》,后世尊稱曾子。 你想當他得知自己教出了一個連老母死了都不回家奔喪的徒弟能不生氣嗎? 同時吳起也確實是將才。實際上吳起還留有兵書。《漢書·藝文志》兵家權謀論著中記載吳起著有《吳起》48篇。現存《吳子兵法》僅有六篇,包括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這些篇。
第三件事:吳起勸諫魏武王修德政。
有一天,魏武侯(也就是魏文候的兒子)順黃河而下,在中游對吳起說:“穩固的山河真美啊!這是魏國的寶啊!”吳起回答說:“國寶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勢險要。當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們不修德義,被禹消滅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邊是黃河、濟水,右邊是泰華山,伊闕山在其南面,羊腸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湯王驅逐了。商朝紂王的都城,左邊是孟門,右邊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黃河經過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殺了。由此可見,國寶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勢險要。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這條船上的人,也要成為您的敵人。”魏武侯聽罷說道:“對。”
細想一下,魏武侯什么感受。出來游山玩水興致正濃,本想和吳起一起分享下心中喜悅,沒想被“教訓”了一番。想來古代臣子可能都是以此為榮吧,逮著個機會就要給君王上課。魏武王心說你個連老母去世都不回去奔喪的人來教訓我修德政。也是醉了~
第四件事:吳起與田文爭國相
魏國設置國相,任命田文為相。吳起不高興,對田文說:“我和你比較功勞如何?”田文說:“可以。”吳起便說:“統率三軍,使士兵樂于戰死,敵國不敢謀算,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說:“我不如你。”吳起又問:“整治百官,親善百姓,使倉庫充實,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說:“我不如你。”吳起再問:“鎮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東侵犯,韓國、趙國依附聽命,你比我吳起如何?”田文還是說:“我不如你。”吳起質問道:“這三條你都在我之下,而職位卻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田文說:“如今國君年幼,國多疑難,大臣們不能齊心歸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這個時候,是囑托給你呢,還是囑托給我呢?”吳起默默不語想了一會兒,說:“囑托給你啊!”
第五件事:吳起與魏相公叔不和被陷害
過了很久,魏國國相公叔娶公主為妻而以吳起為忌。他的仆人獻計說:“吳起容易去掉,吳起為人剛勁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對國君說:‘吳起是個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國家小,我擔心他沒有長留的心思。國君您何不試著要把女兒嫁給他,如果吳起沒有久留之心,一定會辭謝的。’主人您再與吳起一起回去,讓公主羞辱您,吳起看到公主如此輕視您,一定會辭謝國君的婚事,這樣您的計謀就實現了。”公叔照此去做,吳起果然辭謝了與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吳起害怕被誅殺,于是投奔了楚國。
第六件事情:吳起之死
楚悼王平素聽說吳起是個人才,到了便任命他為國相。吳起此時大半生已過,一直伺候老魏家不被封相,沒想逃難到楚國還能被封相,于是特別感激楚王的知遇之恩。吳起嚴明法紀號令,裁減一些不重要的閑官,廢除了王族中遠親疏戚,用來安撫獎勵征戰之士,大力增強軍隊、破除合縱連橫游說言論。于是楚國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擋住韓、魏、趙三國的擴張,向西征討秦國。吳起變法,是完全站在楚王的立場為其考慮,勵精圖治,終于使得楚國能威震天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然而吳起也因此得罪了楚國的王親貴戚、埋下殺身之禍。 楚悼王在世時有楚王罩著,沒人敢動。 楚悼王剛死,還沒入土, 貴族國戚和大臣作亂,就攻打吳起,吳起逃到悼王尸體邊,伏在上面。攻擊吳起的暴徒用箭射死吳起,并射中了悼王的尸體。辦完葬事,楚肅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數翦滅作亂者,因射吳起之事而被滅族的多達七十余家。吳起 的尸體也被處以車裂之刑,也就是五馬分尸!
以《資治通鑒》記載以上六件關于吳起的事情來看,吳起是個極其變通之人,非常聰明,是個通曉兵法儒三家的王者之才,可惜只有臣子之命。做臣子又不能處理好與同事領導的關系,口碑人緣差,最終害的自己死后也要被五馬分尸。
【西門豹】
第二位明星人物就是西門豹了。相信很多人小時候學過西門豹治鄴的故事。
西門豹任鄴縣令。他到鄴縣,會集地方上年紀大的人,問他們有關老百姓痛苦的事情。這些人說:“苦于給河伯娶媳婦,因為這個緣故,本地民窮財盡。”西門豹問這是怎么回事,這些人回答說:“鄴縣的三老(當地有勢力的家族)、廷掾(縣長的秘書)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賦稅搜刮錢財,收取的這筆錢有幾百萬,他們只用其中的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媳婦,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錢拿回家去。到了為河伯娶媳婦的時候,女巫行巡查看到小戶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說‘這女子合適作河伯的媳婦’。馬上下聘禮娶去。給她洗澡洗頭,給她做新的絲綢花衣,讓她獨自居住并齋戒;并為此在河邊上給她做好供閑居齋戒用的房子,張掛起赤黃色和大紅色的綢帳,這個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給她備辦牛肉酒食。這樣經過十幾天,大家又一起裝飾點綴好那個像嫁女兒一樣的床鋪枕席,讓這個女子坐在上面,然后使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著,漂了幾十里便沉沒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擔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們去,因此大多帶著自己的女兒遠遠地逃跑。也因為這個緣故,城里越來越空蕩無人,以致更加貧困,這種情況從開始以來已經很長久了。老百姓中間流傳的俗語有‘假如不給河伯娶媳婦,就會大水泛濫,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說法。”
西門豹說:“到了給河伯娶媳婦的時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邊去送新娘,有幸也請你們來告訴我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這個女子。”這些人都說:“好。”
到了為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到河邊與長老相會。三老、官員、有錢有勢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會集在此,看熱鬧來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個女巫是個老婆子,已經七十歲。跟著來的女弟子有十來個人,都身穿絲綢的單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門豹說:“叫河伯的媳婦過來,我看看她長得漂亮不漂亮。”人們馬上扶著這個女子出了帷帳,走到西門豹面前。西門豹看了看這個女子,回頭對三老、巫祝、父老們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大巫婆為我到河里去稟報河伯,需要重新找過一個漂亮的女子,遲幾天送她去。”立即派差役們一齊抱起大巫婆,把她拋到河中。過了一會兒,說:“巫婆為什么去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個弟子拋到河中。又過了一會兒,說:“這個弟子為什么也這么久?再派一個人去催催她們!”又拋一個弟子到河中。總共拋了三個弟子。西門豹說:“巫婆、弟子,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稟報清楚。請三老替我去說明情況。”又把三老拋到河中。西門豹插著簪筆,彎著腰,恭恭敬敬,面對著河站著等了很久。長老、廷掾等在旁邊看著的都驚慌害怕。西門豹說:“巫婆、三老都不回來,怎么辦?”想再派一個廷掾或者豪長到河里去催他們。這些人都嚇得在地上叩頭,而且把頭都叩破了,額頭上的血流了一地,臉色像死灰一樣。西門豹說:“好了,暫且留下來再等他們一會兒。”過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廷掾可以起來了,看樣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們都散了吧,離開這兒回家去吧。”鄴縣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驚恐,從此以后,不敢再提起為河伯娶媳婦的事了。
西門豹接著就征發老百姓開挖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水引來灌溉農田,田地都得到灌溉。在那時,老百姓開渠稍微感到有些厭煩勞累,就不大愿意。西門豹說:“老百姓可以和他們共同為成功而快樂,不可以和他們一起考慮事情的開始。現在父老子弟雖然擔心因我而受害受苦,但期望百年以后父老子孫會想起我今天說過的話。”直到現在鄴縣都能得到水的便利,老百姓因此而家給戶足,生活富裕。
西門豹到使鄴縣逐漸富裕興盛起來。但魏文侯卻常聽到一些官吏告發西門豹的意見,說鄴縣官倉無存糧,錢庫無金銀,部隊缺少裝備,西門豹把鄴縣治得一塌糊涂。魏文侯到鄴縣視察時,就一些官吏告發西門豹的問題責問西門豹,并說若西門豹回答不出理由,就要治他的罪。西門豹說:“王者使人民富裕,霸者使軍隊強盛,亡國之君使國庫充盈。鄴縣官倉無糧,因為糧食積儲在人民手中;金庫無銀,因為銀錢都在人民衣兜里;武庫無兵器,因為鄴縣人人皆兵,武器都在人民手中。大王若不信,讓我上樓敲敲鼓,看看鄴縣錢糧兵器如何?”西門豹上樓,第一陣鼓聲之后,鄴縣百姓披盔帶甲,手執兵器,迅速集合到樓下;第二陣鼓聲之后,另一批百姓用車裝著糧草集合到樓下。
魏文侯知道了西門豹的政績,龍顏大悅,請西門豹停止演習,西門豹不同意說:“民可信不可欺。好不容易與他們建立了信約,今天既然把他們集合起來了,如果隨意解散,老百姓就會有被受騙之辱。燕王經常侵我疆土,掠奪我百姓,大王不如讓我帶他們去攻打燕國。”魏文侯聽后點頭稱是,于是西門豹發兵攻燕,收回了許多失地。
西門豹治鄴,清廉刻苦,不謀私利,可對魏文侯身邊的近臣很簡慢,君主左右的人就聯合起來,說西門豹的壞話。任官一年后,西門豹去首都匯報工作時,魏文侯要收回西門豹的印信,西門豹說:“我過去不知道如何治理鄴,現在知道了,請大王再給我一次機會,如果再治不好,愿意接受死刑。”魏文侯聽西門豹說的懇切,不忍心收回印信,就再給他一年時間。這次西門豹上任后就加緊搜刮百姓,討好魏文侯左右的人。一年之后,西門豹再去匯報工作,魏文侯親自出來迎接他,并向他致謝。西門豹說:“往年我替君主治鄴,君主要收回印信,今年我換了個方法治鄴,君主向我致謝,我不能再治理下去了,請允許我辭職。”魏文侯聽了這句話,幡然醒悟,說:“先生某怪,過去我不了解你,現在了解了,請你繼續替我治鄴吧!”
【樂羊簡歷】
再說,樂羊。大家可能沒聽過樂羊,但是樂毅大家都知道。
樂羊,中山國人,戰國時魏國魏文侯時期的大將。是樂毅先祖。
樂羊初為魏相國翟璜門客,中山國君姬窟發兵犯魏,翟璜舉薦了樂羊。可是樂羊之子樂舒是中山王的將領,而且曾殺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樂羊為人,不計恩怨,力保樂羊為帥。可見翟璜當時也是一心為國。
樂羊出兵后,由于敵強我弱,施了緩兵之計。消息傳來,朝中大嘩,群臣誣告樂羊通敵。中山國君又殺了他的兒子,煮成肉羹送給他。你猜樂羊怎么著,他老爺子還就吃下了肉羹,按照《戰國策》記載是“ 樂羊坐于幕下而啜之,盡一杯 ”。不僅喝了,還“ 盡一杯? ”!
歷史的人物再一次讓我毛骨悚然。可卻是赫然記載在正史的故事。后來人大多對此匪夷所思。
疑點一:樂羊作為中山人,為什么要攻打自己的故鄉?
疑點二:樂羊既然決定攻打,為什么不提前通知兒子逃走。
疑點三:中山國君把他兒子煮了送他兒子的肉羹給他,按常理他應該悲憤欲絕,為什么卻滿滿喝了一大碗?
我個人猜測,可能樂羊早就與其子反目以及中山國君反目,有為載入史冊的深仇大恨?甚至這個兒子壓根就不是他親生的!
這里插播一條小道野史。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哈哈。 傳說樂羊攻打中山國歷時三年,與妻子異地分割,回來后居然發現妻子懷孕了!這本是奇恥大辱!但樂羊居然喜滋滋的認下了這個莫名其妙的兒子,說這是妻子懷念自己,日思夜想感動上蒼,乃為上天所賜之子! (回想一下,古今中外,被叫上蒼,上帝的家伙戴過綠帽子的名人可真不少呢)
言歸正傳,后來樂羊滅了中山國。魏文候重賞他,封在靈壽,但是認為他心地殘忍,沒有父子骨肉之情,所以對他十分猜忌。
說完了翟璜陣營,下面看看魏成推薦的三人簡歷。
【 卜子夏 】
姓名:卜商,字子夏。
生日:公元前507年。
籍貫:中國春秋末年晉國溫地(今河南溫縣)人,一說衛國人。
畢業院校: 戰國名校孔子學院
專業:儒學
簡介:“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據說他性格陰郁,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勞。后來孔子喪,孔門亂,子夏到魏國西河教學。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為師。晚年喪子,失明,回歸赤貧,后來多虧曾子(對,就是那個和吳起斷絕師徒關系的曾子)聘用,寫了 半部論語。 所以后世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
【田子方】
姓名:田子方
籍貫:魏國人。
畢業院校:戰國名校孔子學院, 是孔子弟子子貢的學生。
工作經歷:第一份工作是魏國國君魏文候的國師,現在的話說就是國務院國家戰略咨詢顧問。第二份工作厲害,齊相國,按照現在來說就是國務院總理。不僅如此,當總理期間使得齊國大治!
個人介紹:其為人也,剛毅果決,傲王侯而輕富貴。雖然如此,與魏文候關系卻很不錯。魏文侯常與子方飲酒而稱樂。有一次文侯說:“鐘聲不比乎左高。”意思是,我聽錯了這鐘聲音不準,左邊高了一個音階。 田子方笑了,魏文侯問:“你笑什么?”田子方說:“我聽說,國君懂得任用樂官,不必懂得樂音。現在國君您精通音樂,我擔心您會疏忽了任用官員的職責。”魏文侯說:“對。” 另外一件事,是替魏文候“教訓”太子。 有一天,魏文侯的公子魏擊出行,途中遇見國師田子方,下車伏拜行禮。田子方卻不作回禮。魏擊怒氣沖沖地對田子方說:“富貴的人能對人驕傲呢,還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田子方說:“當然是貧賤的人能對人驕傲啦,富貴的人哪里敢對人驕傲呢!國君對人驕傲就將亡國,大夫對人驕傲就將失去采地。失去國家的人,沒有聽說有以國主對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沒有聽說有以家主對待他的。貧賤的游士呢,話不聽,行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辭了,到哪里得不到貧賤呢!”魏擊于是謝罪。
【 段干木 】
? 段干木,其實復姓段干,名木。師子夏,友田子方,為孔子再傳弟子。因其三人皆出于儒門,又先后為魏文侯師,故被后人稱為“河東三賢”。
相傳其早年困頓,混跡于市井謀生。大約在30多歲時,段干木游西河(今陜西東黃河西一帶)遇到子夏。此后便和田子方一道投身于子夏門下。深受其師友的影響,學識德行大有長進。后來名聲大振,甚至讓千里之外的強秦聞風喪膽。據《淮南子》云,秦將起兵伐魏,司馬庾說,段干木賢而文侯禮之,舉兵伐魏,“無奈妨于義乎”,于是秦乃偃兵息鼓,輟不攻魏。不過此事是否屬實,有待考證。
段干木追求學問不為當官,完全不聽其師傅子夏提倡的學而優則仕。一生“守道不仕”,“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魏文侯去登門拜訪,段干木竟翻墻走了,避而不見,令人哭笑不得。此后,魏文侯便以客禮相待,“每出過其閭而軾”,每次經過他的住處都有禮拜一下,甚至在屈駕請見段干木時,“立倦而不敢息”,拳幸之忱,溢于言表,而段干木卻絲毫不為所動,始終不肯出山為相。依然為市井中人,過著逍遙自在的隱逸生活,輕富貴,傲王侯,灑脫飄逸而毫無愧意。
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說的就是段干木這樣的人吧。
好了,這些大家明白為什么李克那么理直氣壯的把對他有引薦之恩的翟璜教訓了一頓后,翟璜為什么心服口服要終身拜他為師了吧?
然而,李克卻猜錯了一件事,魏文候最終任用了翟璜為相。 翟璜為相三十余年,為魏文侯推薦大量棟梁之才。 除了吳起,西門豹,李克,樂羊外,還推薦了李俚。 而且翟璜與吳起不同,巧言善辯,特別善于為人,人緣極好,上下都喜歡他。最終爵至上卿,得以善終。 在翟璜的輔佐之下,魏文候調停韓趙之爭,被兩國尊為帶頭大哥,終成戰國一霸!
【番外篇1:吃醋引發的血案】
當初,韓哀侯曾任命韓為國相卻寵愛嚴遂,兩人互相仇恨至深。嚴遂派人在朝廷行刺韓,韓逃到韓哀侯身邊,韓哀侯抱住他,刺客刺韓,連帶韓哀侯也被刺死。
【番外篇2:韓趙滅魏未遂】
公元前371年,魏國魏武侯去世,沒有立太子,他的兒子魏與公中緩爭位,國內大亂。
公元前369年,魏國大夫王錯逃奔韓國。公孫頎對韓懿侯說:“魏國內亂,可以乘機攻取。”韓懿侯于是與趙成侯聯合出兵攻打魏國,在濁澤地方交戰,大敗魏軍,包圍了魏國都城。趙成侯說:“殺掉魏,立公中緩為魏國國君,然后割地退兵,這對我們兩國是有利的作法。”韓懿侯說:“不妥。殺死魏國國君,是強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貪婪。不如讓兩人分別治理魏國,魏國分為兩半,比宋國、衛國還不如,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魏國的威脅了。”趙成侯不同意。韓懿侯不高興,率領他的軍隊乘夜離去。趙成侯也只好退兵歸國。魏于是殺死公中緩即位,是為魏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