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悠哲
《哪吒之魔童降世》自開映以來,截止8月12日,票房已突破35億,豆瓣評分高達9分左右,對于一部國產動畫片而言,實屬不易。
剛開始,大多數人對這部電影沒什么期待,畢竟是老故事,導演的名頭也不太響。看完電影后,紛紛表示真香、真好、真帶勁。
《哪吒》火了!是當前各大網絡的流行語,那么,是什么觸碰了我們情感之弦,趨之若鶩呢?觀后深感,其原由有四,讓人心弦撥動,爆燃心胸。
1.抗爭命運的逆襲,點燃了我們的淚點。
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臺詞,是點睛之筆,是爆然句料,也是撬動哪咤悲凄命運轉變的支點。
這句話不僅激勵了哪咤自己,激勵了敖丙,也為觀眾深感哪吒中改變命運被人唾棄、被人誤會,甚至被人追殺后正名逆襲而感動。
當敖丙施用法力,呼云喚水,掀波催瀾,讓整個陳塘村都籠罩在天崩地裂的恐怖黑暗中,看地動山搖,房倒屋塌,片地哀嚎,全村覆滅的末日到來。
這時,哪吒幾戰敖丙,用遍體粼傷的身軀了托舉走籠罩在陳塘村上空的魔云,戰勝了敖丙,還全村一個太平。這時,我們的淚點爆發了,不是糊里糊涂地流,而是明明白白地為哪咤由頑劣丑童蛻變成全民英雄而流。
每個人不能改變出生家庭與背景,但可以改變自己命運,對于每個人來說,不可能生活在花團錦簇、鶯歌燕舞的環境里,相反,更多的是在惡劣、嚴酷的環境下成長的。
然而,我們要屈服命運安排嗎?我們要屈辱于大眾眼光嗎?影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真理,與命運不公的戰斗才能使自己靈魂升騰,才能使自己的魔性蛻化成成就英雄的靈性。
2.培養呵護的艱辛,溫憶起我們的童年。
哪吒出生時,由于申公豹心懷不軌,從中作梗,偷走發靈珠,使哪吒被魔丸附體,一出生就自帶魔性,脾氣爆裂,不學無術,即使被家人結界網罩,也設法想出來,做盡一些荒誕事。
曾火燒陳塘村,全村百姓見之而退避三舍。曾與同村小孩一起玩游戲,惡作劇做透,人人喊他為妖怪。
沒有朋友,沒有友情,當小哪吒想去與小女孩踢毽子時,其父親一把抱走。而另一群孩子則拿雞蛋、菜葉砸向哪吒,罵他是妖怪,恨不得馬上讓他去死。當哪咤救了被妖怪捉走了小女孩,也誤會重重,甚至被全村圍攻。
可以說,哪吒在這樣的環境中,身上有著一種被束縛而又無能為力的壓抑與無奈,心里有著一種被人莫名歧視而尋想報復的沖動與苦悶。
然而,他遇上了最好的父母,教育他、開導他、幫助他、信任他、保護他,他們一直是哪吒最溫暖的港灣和最強大的靠山。
心靈苦悶時,陪其一起玩耍。受人攻擊時,用身心全力保護。魔性顯露時,善意地告訴他是靈珠轉世,天生異類,所以被人誤解,只要好好修煉,便能化魔成良,造福蒼生,擁有人們的愛戴。
父母之愛,對哪吒不拋棄不放棄,父母之恩,讓哪吒向善向上向尚發展。哪咤,也是大多數孩童時的縮影,頑劣是天性,只好好地教育引導都能長成參天大樹。
特別是,李靖夫妻知道哪吒的期限是三年,三年一到,便要死亡歸天。李靖為了哪吒,求來仙界符貼給自己貼上,不惜犧牲自己保命哪咤。
從中,可以看到天下可憐父母心,為了孩子哪怕去死也無怨無悔,這也是中國父母一個側面寫照,偉大而平凡,讓人內心深處引發共鳴。父母之愛大于天,拯救了哪咤,也溫暖著普天下的童心。
3.善惡分明的道義,滴灌在我們的心田。
影片中龍王、敖丙、申公豹、貼了魔符的保姆等,是惡類的代表,用故事穿插,刻畫入神。
申公豹? 一直活在“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也無法改變”的陰影下,自我認命,妖身難改,為了活得有尊嚴點,曲情逢迎,手段陰險,偷走靈珠獻媚于龍王兒子能投胎轉世,最后卻誤了寥寥性命。
敖丙龍王之子,天生有靈珠附體,生來風度翩翩,英俊瀟灑,顏值喜人,曾以懲惡除魔為己任,正義感滿滿,讓人心生歡喜。
可當他背負著整個龍族的使命與仇恨,在龍王和師傅的錯誤誘導下,便走上了丑惡深淵,即使是哪咤唯一朋友的他,也痛下殺手,毫不留情,縱有靈珠加持,也是魔性泛濫,前一秒是你的好友,后一秒卻對陳塘村百姓痛下殺手。
這些惡的角色,讓人們漸漸明白了,一些人本身無惡意,當名利引誘、利益驅使時,會逐漸改變你的初心,甚至決定你的最終命運。善與惡、魔與人、好與壞,都是一念間。
欣慰的是,敖丙最后在哪吒的示范感召下,選擇了內心那份善念與友愛。影片這些反面角色,在帶入情境感中,不斷地向大家輸送正義會戰勝邪惡、善心會戰勝丑陋的正確價值觀,培養三觀有所裨益。
4.動漫創新的特效,沖擊著我們的視線。
大家都在問,這個以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改編而來的動漫電影,緣何如此火爆呢?
專家們認為,電影在故事改編上實現了新的突破,特別是人物設置、動漫特效等都在傳統動漫電影的基礎上有了質的飛躍。
動漫持效是當今電影贏得口碑的重要手段,一部《流浪的地球》開啟了國產電影動畫特效的春天,那精美絕倫、曼妙如夢的太空,至今還在我們的眼前閃現。
《哪吒》電影中人設的特殊造型,就鮮明地突出人物個性,細節細膩,流動流暢。其中,劇作上兼顧了喜劇元素和地域方言特色,是喜劇、武俠、科幻、典故高質量的兼融,給觀眾以視覺聽覺心覺上美感,整部電影不再只是適合低幼年齡觀眾觀看,贏得了不同年齡段影迷的認可。
這些,對國產動畫影片如何跳出傳統、老舊的巢籠,給人以全新的視聽盛宴值得借鑒。
悠哲寫于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