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放學之后,我決定去洗車。
把車停放在洗車的位置,汽車人員為車而忙碌著,我坐在旁邊的凳子上,眼看著漸次變綠的世界,耳聽公路上車流的轟鳴聲,感覺乏味之余,索性看起了手機。
“老師,你在洗車嗎?”一個稚嫩的聲音在我耳旁響起,抬頭看去,一個穿著永和校服的小男孩兒,跨在小自行車上,個子并不高,人也顯得有點黝黑,目光卻是炯炯有神,“是的”我友好的朝他笑著,“你是幾年級的學生啊?”,“老師,我是二年級三班的。”說完,他害羞的騎著車朝遠方而去。而后,我低下頭來接著看手機。
很快,小男孩騎這個車又來到了我的跟前,稍微停留之后,他又奔向了遠方。不久,他騎著車子又奔了過來,稍作停留,又騎車而去。每一次過來,我都要抬頭看看他,沖他笑一下,他也報我以微笑。
“老師,我認識馬梓杰”,小男孩停下來,忽然對我說上一句。馬梓杰是永和學校的書法小明星,很明顯孩子把馬梓杰當作了他的偶像,至少是在他心里占有一個重要的位置。
我滿意的朝他點點頭,孩子的母親正好走出了胡同,和我搭起了話,好似在驗證孩子的話語似的,不住的點著頭。
這使我想起了我小時候,看到老師出現在某個特定的場合,會涌起一種莫名的興奮感、親切感,也要來來回回在老師身邊轉上幾個來回,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小男孩兒的做法,不正是兒時的我嗎?
很快,車子洗干凈了,當駛出人行道的一刻,孩子跨在自行車上,不住的向我擺著手,作著告別的姿勢。在夕陽下,在嫩綠中,站成了永恒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