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號那天,我在東三環國貿橋下站了一上午。大約在九點鐘的時候,一群身穿統一制式藍色馬甲的青年男子,聚集在銀泰前面的樂陶居飲食街入口處。他們每個人身邊都停放著一輛電動自行車,車后架上固定著一個同樣是藍色的儲物箱。箱子上面印這三個字:餓了么!
沒錯,這群人就是互聯網外賣平臺“餓了么”的送餐員。其中一個領導模樣的送餐員站在其他人面前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訓話。我邊旁觀邊猜想著講話的內容:“同志們,相信你們也有心理準備,今天我們的接單量可能會大幅下滑,我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給國貿東樓28層的那個養眼的白領兒送木須肉蓋飯了。。。”
就在前一晚的“315晚會”上,“餓了么”首當其沖地成為了晚會的暖場節目,被放置在曝光企業黑名單之首,跟其合作的餐廳中多家被爆出:無照經營、衛生條件不達標、餐廳照片和地址虛假等問題。播放的視頻中,大廚用手指頭嘗咸淡的場景歷歷在目。除此之外,晚會還曝光了二手車買賣網“車易拍”欺詐消費者的明暗兩套系統,淘寶猖獗的刷單氣象,劣質假牙毫無原則可言的生產線,等等等等。
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企業中大都是行業內的領軍巨擘,諸如“淘寶”、“餓了么”等品牌在互聯網行業里絕對是“跺一腳、顫三顫”的現象級存在,如此“真槍實彈、拳拳到肉”地深入曝光,可見央視這一回算是“火力全開”了。但是緊接著,既在情理之外、又在預料之中的事情發生了,網民的輿論再一次導向了央視的對立面。在一些言論自由度比較高的網絡平臺上(比如知乎等),這種現象尤為突出:稱315晚會為“節目作秀”,指責央視“抓小放大”,形式上揭秘騙術而作為上卻放任騙子,不一而足。
比起所曝光的行業內幕和騙局,人們似乎更愿意關注“餓了么和淘寶如何開展危機公關,百度詞條是怎樣地見風使舵,和究竟哪家企業忘了給央視續費”這些話題。看得我都想替央視大喊“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但是光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畢竟有理不在聲高。當前,央視面臨的信任危機比“餓了么”只高不低,其自身必須要徹底地進行反思:為何“315”晚會如此火力全開,還是遭到網民打臉?
一、鑼敲得太多 ?戲唱得太少
北京有句土話叫“凈敲鑼當不了唱戲的”,原意是形容天橋打把式賣藝的人總在那光說不練,調觀眾的胃口。在這樣一個追求“干貨”的時代,這種“凡事先歌功頌德”的表演形式并不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我估計晚會一開場四位主持人輪番匯報“今年消費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不少觀眾就果斷換臺了,還不如先看兩集《太陽的后裔》然后再上“頭條”讀報道來得直接。
二、形式重于實質
再優質的內容也需要恰當的形式來表現。一篇無論寫得多么痛徹心扉的悼辭,用說唱音樂表現出來也會讓人覺得反感,這就是這臺晚會所面臨的尷尬境況。懲治不法企業是工商的分內之事,揭露行業內幕是媒體的天職所在,將工作戰果用晚會的形式呈現給大眾卻是不合時宜的。不能否認,能夠揭露并打擊像”淘寶“、”餓了么“這樣的商業巨擘所存在的不法問題確實是大功一件,也稱得上碩果累累。但是作為工商和媒體行業范疇之外的廣大百姓,在品嘗過了”餓了么“配送的”作坊盒飯“之后,在感受過了”淘寶“刷出三顆鉆的賣家的店大欺客之后,還能跟著晚會節目一起載歌載舞的,那就是沒心沒肺。
所以,晚會這種形式讓本來優質的內容也失去了光彩。如果是為了慶祝戰果或是階段總結,晚會完全可以在內部搞,組織工商、藥監等行業內部的同志聚在一起“總結當前,展望來年,表彰先進,批評失范“,在《公務員行為準則》允許的范圍內大張旗鼓地搞也是理所應當的。而推送給百姓大眾的,就是“不摻湯不兌水”不加任何表演形式的實質內容,想必會更恰當一點。
三、畢其功于一役 ?不如細水長流
“315”這個數字在企業之中的震懾力絕對是有的。三鹿奶粉就是經315曝光之后一蹶不振而徹底出局,去年“路虎“汽車被曝出問題后業績也是直線下滑,因此用”聞風喪膽“來形容企業對這三個數字的條件反射實不為過,但這種震懾力的持續時間僅有……3月15號一天!
俗話說:“家家賣私酒,不犯是好手”。這本是一句笑談,卻實在地道出了許多不法商家的企圖。“315晚會”所采取的這種“年終總結式”的曝光,雖然集中輸出了1天的“高壓政策”,卻無形當中給“未犯”的企業留下了364天的滋養周期。就像此次“餓了么”被曝于聚光燈下,而百度和美團外賣還處于黑燈瞎火之中,我不敢相信他們比起“餓了么”有更高尚的職業道德,即便是有,我也不敢相信他們有更嚴苛的內部管理,我情愿以“不犯是好手”的角度去解讀他們。
因此,畢其功于一役,不如細水長流。將一臺晚會所凝聚的時間和精力分散到全年之中,三月一小捷,半年一大勝,用跨度較短的時間去壓縮不法商販卷土重來的空間,才能改變“315”震懾力“堅而不久”的現狀。
當然,辯證地看,央視“315”被打臉也有少數網民自身的問題。我瀏覽“知乎”時,看到一個筆者上來寫到:“我沒看這個晚會,不知道晚會的具體進程和內容”,然后就洋洋灑灑地寫了幾百字批評央視“背離媒體本質”兼“動用私刑”兩宗罪,還獲了幾百個贊同。我果斷地給他點了個“反對”,不是我胸狹量窄、嫉賢妒能,畢竟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坐在電視機前看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晚會啊,是兩個小時的晚會啊!
唉!可能我是真的腦子不太靈光,笨到掌握不了這種“沒看也能寫出觀后感”的技能。但是,我始終堅信那位誕生于1893年的偉大領袖說過的話:沒有調查就沒有麥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