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兒子放學,孩子又嘟囔著說不想去上跆拳道課,因為今天是周一,按照慣例今天是休息日,可這周清明節要到了做了調整,孩子就不滿意了,認為即便請一天假也沒什么的。由于平常在上跆拳道課的過程中,孩子們不認真訓練的時候會挨教練打,兒子又偏偏是班上最不服管教的孩子,就經常挨打,這也導致孩子以前有一段時間對跆拳道課厭學,后來經過和教練溝通,教練對他恩威并施,教學過程中多用肯定,孩子對跆拳道課不討厭了,但是偶爾會想偷懶。
前幾天在群里看到某中學女生群毆同學的一個視頻,我隨即讓孩子看了,問他什么感想,他說他討厭打人的學生,恨不得暴揍她們一頓。由于我當時讓他看視頻是帶有目的性的,而且事先沒有準備,在這過程中把幸福雙翼學來的肯定法則拋在腦后,當時并沒有想到肯定孩子的善良、正義,而是直入主題:兒子,你覺得如果你是那個女生,你會被別人欺負嗎?兒子當然肯定的回答不會。我又自作聰明:因為你天天練跆拳道,有力量,你打得過她們,對吧?兒子說對。我說這就是媽媽為什么堅持讓你上跆拳道課的原因,你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不可能永遠保護你……這樣的談話當然是不奏效的,以兒子一句“我知道了”收場了。
事后總感覺忙忙忙,我沒有就這事兒記日記,也根本沒有進行反思。直到今天孩子又說不想去上跆拳道課,我腦子第一反應又把這個視頻搬出來說事兒。孩子很反感的說:我知道!就請一天假也不行嗎?一天不上課又不會有什么影響。我突然呆住了,對呀,孩子說的沒錯,一天不上課有什么影響呢?我沒話可說了,只好又開啟我近段時間慣用的伎倆—親情轟炸:哎呀,兒子,我知道一天不上課確實沒什么大的影響,可是媽媽總是那么愛兒子,就希望兒子把身體鍛煉的棒棒噠,不生病也不擔心被別人欺負。兒子終于沒有堅持說不去了,不過他說:媽媽我知道,可是你能不能用智慧的方法說服我呢?接下來孩子要求買零食,為了不讓上跆拳道課的事情鬧僵,我答應他下課了買,兒子磨磨蹭蹭終于趕在上課的點兒上到了道館。
“用智慧的方法說服我”這句話已經是兒子最近半年甚至一年以來經常說的一句話,每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里都有一些發怵,因為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就證明我沒有智慧的說服方式,事實上兒子并沒有那么皮,或許他只是希望我能夠教他一些更多的東西。思來想去,我決定先試探試探。
晚上因為讓孩子買了我平常建議他少吃一些的膨化零食,孩子很滿意。給孩子洗澡的時候,他心情很好,吧唧吧唧跟我說在學校一些得意的事情,我趁機虛心求教:兒子,看來你在這件事情上確實運用了你的智慧,媽媽也想請教你一個問題,你經常讓媽媽用智慧的方法說服你,那證明在那個時候媽媽一定缺乏了智慧,以后在這種時候你能幫媽媽把智慧找回來嗎?兒子很真誠地說:我也不知道怎么說才是智慧的,我覺得《我的狼媽媽》里面的媽媽就很有智慧,不過今天有個同學就用智慧說服我把《我的狼媽媽》書借給了她。我很奇怪,因為這本書是一星期以前孩子要求我買給他的,等快遞期間孩子很心急,天天催問書有沒有到,昨天晚上爸爸帶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睡著,今早看到桌上的快遞包裝就自己拆開來放進了書包,下午放學時他告訴我今天已經看了一大半兒,證明孩子確實很喜歡這本書,一般他喜歡的書在沒看完之前是不會借給別人的。于是我追問那位同學是用什么智慧的方法說服他的。兒子說:她就是說的我無法拒絕,她說要用她的《父與子》與我交換,本來我是不同意換的,可是她一直以詢問的語氣問我“我們兩個換了看,好嗎?好嗎?好嗎?”反正她就是以那種語氣,一直詢問沒有逼我,讓我不好拒絕。
好吧,我大概猜出孩子為什么會不好意思拒絕那位同學,這有可能是讓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因為以前不懂教育,在接觸幸福雙翼之前,對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采用催逼利誘,而孩子偏偏又有很強的自尊心,以至于小小的孩子經常會有很多逆反的行為,而我們父母卻以為這是孩子淘氣,又采用強勢手段來管教,如此惡性循環。幸好結識幸福雙翼以后,我一直堅持執行黃老師的“親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識第三,按次序進行,一個都不能少”的23字方針,每每在不會引導孩子的時候,都先想到把親情鏈接好,不再急于求成和強制打壓,偶然有這種情況出現也能即時覺察,雖然做得不太好,卻也沒有讓情況繼續惡化,總之還是一天天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感謝孩子們教會媽媽學習成長,媽媽我要緊隨幸福雙翼的步伐,與你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