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東方快車謀殺案》與《無人生還》一樣,同為"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偵探小說,不同的作案手段,卻有著同樣出人意料的結局,甚至,連殺人動機和傳達的意旨也如出一轍。
? ? ? ? 《無人生還》作為"暴風雪山莊"模式的巔峰之作,其經典性自不必說,但其傳達的意旨卻值得探討,而《東方快車謀殺案》卻進一步強化了該意旨,赤裸裸地表現了對結果正義的追求和對程序正義的輕視。
? ? ? ? 首先,不得不承認,作為一部偵探小說,該書的懸疑部分設置的很巧妙,推理部分也嚴絲合縫,與滿是漏洞的《無人生還》相比,少了很多bug。
? ? ? ? 謀殺案發生在火車車廂這樣一個封閉空間,在平時無人坐火車的時節,這一次,火車的頭等臥鋪車票卻一售而空,這本就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而大雪封路,將火車困于兩國之交這一事件更為該案的發生增添了懸疑色彩。
? ? ? ? 封閉的空間,明顯的證物,詭異的身影,真話與謊言的重疊,讓所有讀者都和波洛先生一樣,如墜霧中,不明所以。但隨著線索的堆砌,波洛先生經過細致的分析,以及不斷地深入調查,逐漸走出了充滿導向性的誤區,將真相在重重假象中剝離了出來。一場有預謀的集體謀殺終于浮出水面。
? ? ? ? 所有的犯罪都有動機,這次謀殺也不例外。于是記憶回溯到了一個多年前的綁架案。該案中,綁匪撕票,被害人家庭五口人因此事喪生。而案件主謀卻攜帶贖金潛逃,環游世界。由于法律的缺席,12位與該案當事人有千絲萬縷聯系的人,在憤恨與正義的驅使之下,組成了以人性而非法律為準則的陪審團,宣判了主謀者的死刑。而對于這樣的結果,名偵探波洛先生卻選擇了默認與成全。
? ? ? ? 這個結局,讓我想到了《無人生還》中,來自自稱正義的執行者的法官的自白:用私人審判的方式,懲治游離于法律邊緣的罪惡。
? ? ? ?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正義?正義的邊界在哪里?當絕對正義與法律發生沖突時,我們該怎樣抉擇?是堅持用永恒真理為標準衡量所有?還是堅持以成文法律為繩索約束一切?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不同的抉擇帶來的社會效果也不盡相同。
? ? ? ? 誠然,“替天行道”是每個正義之人所推崇的行為,那么,什么是天?什么是道?天與道又該由誰來界定?如果由個人主觀評判,以暴制暴,大家都拿起自己手里的武器說話,那么,結果只可能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彼時,弱者的權利將如何保障?社會的秩序又靠什么維持?
? ? ? ? 也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本推理小說,其構思巧妙,情節飽滿,邏輯嚴謹,其他的不必深究。但是,作為一部公開出版物,必然會傳遞一種價值觀,宣揚一種理念,倘若這種理念得到認同,人人為了心中的正義而舉起屠刀,濫用私刑,這種行為蔓延到社會,將會引發怎樣的動亂?文明社會又將何去何從?
? ? ? ? 即使我們的法律還不完善,法治之路依然任重道遠,但它確實保障了大多數人的權利,維持了社會最基本的秩序。所以,其仍然應該是我們必守的底線。
? ? ? ? 希望真正的法治社會早日到來,正義的實現可以不再依靠正義之人的鋌而走險。
? ? ? ? 最后,呈上影片里最為經典的臺詞:
? ? The rule of law,it must be held high!And if it falls,you pick it up and hold if even higher!For all society,all civilized people,will have nothing to shelter them if it is destroyed!(法治必須高于一切!即便有失公允,也應重拾信念使其歷久彌堅!法律信念一旦崩塌,文明社會將無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