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目錄
第二十八話 殘暴無道鑊忠臣 顛倒黑白縊昭君
“既然如此,寡人明天就和大臣們商議此事。你要擺明你的位置,要知道你是王后,我為王。王與王后該干什么,不需我多言。”
“大王,吾以為百姓事即天下事。天下事不辦,如何入睡?”
國君哪管那么多,走上前去就要將昭君抱起來。
“大王!”昭君極力阻止,“望大王能夠先解決當(dāng)務(wù)之急,至于周公之禮,那時(shí)再行也不遲。”
“哼!不與我行房,你就一個(gè)人待在宮中吧!”國君扔下這句話,便去找其他王妃了,空留昭君獨(dú)守空房。
第二天,在國君與王妃們嬉戲玩耍一夜,如今躺在香榻上未醒之時(shí),昭君就早早的出門了。
“這只不過是政治聯(lián)姻而已,我真傻,他怎么會動心呢?怎么會真的聽進(jìn)我的話呢?”昭君想到這里,便決定親自下訪百姓,因?yàn)樗瓿赡窃旄0傩盏男脑浮?br>
她來到東市,隨處可見有要飯之人,那些人見到是王后來了,連忙下跪叩首。
“王后千歲!”
“王后微服私訪,吾等賤民怎能不行拜禮!”
周圍的行人見到是王后出宮,紛紛下跪行禮。
“速速起身,以后見我不用行禮!不然我可要生怒!”昭君喊道。
眾人見王后欲怒,又慌忙起身。
“這樣就對了!”
昭君便吩咐隨行的婢女將自己所帶的食物分給他們。
若見到衣不蔽體之人,便將自己從中原帶來的衣物贈與之,并教給他們縫衣之技。
見到孩童,便教他們學(xué)問知識,陪他們玩耍。
大人們眼中的王后,在孩子們看來,就像是鄰家大姐姐一般。
王后的親民愛民之舉,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全國百姓便都知曉。
昭君還命令自己從中原帶來的隨從教西域百姓種植中原蔬菜谷物,并將中原文化傳授給樓蘭國民。
她還呼吁不要戰(zhàn)爭,這一點(diǎn)甚至得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贊同。
昭君所到之處,無不春暖花開,國度更是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但,國君好武。看到自己的國家最近突然一片繁榮,竟以為是自己臣子的興邦之舉,全然不知這是昭君的功績。
“寡人決意起兵,攻占周圍小國,以強(qiáng)我國之力,顯我國之威。”
文武百官上朝時(shí),聽到國君突然想要征戰(zhàn),都不知所措,因?yàn)楹貌蝗菀缀痛鬂h結(jié)束戰(zhàn)斗,在昭君王后的治理下,國家發(fā)展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如今卻又要征戰(zhàn),大臣們多有不滿。
“大王,國家剛剛安定,如今不能征戰(zhàn)!”一旁的昭君開口勸阻國君。
“寡人言政事之時(shí),你莫要插嘴。”國君一口回絕的昭君。
“眾愛卿有何意見?”國君問百官。
百官之中遲遲沒人說話。
“如果眾愛卿沒有意見,那寡人就…”
“且慢大王!”一大臣連忙進(jìn)言,“大王,我認(rèn)為王后所言極是。依臣之見,國家如今在王后的治理下欣欣向榮,本應(yīng)大力發(fā)展,解決百姓難處,息戰(zhàn)方為上策。”
“什么!王后的治理?這難道不是你們做出的功績嗎!”國君生氣了。
眾人沒人開口,半晌之后,才有人默默地說,“回大王,這些都是王后的功績。”
“哈哈,既然王后治理的這么好,那我們就趁著國力大增,加速戰(zhàn)爭吧!”
“大王,萬萬不可!如果繼續(xù)發(fā)動戰(zhàn)爭,百姓不滿,他們?nèi)粢旆矗瑖鴮㈩嵏玻 贝蟪颊f道。
“哼!你是反賊的內(nèi)應(yīng)嗎?竟敢為造反刁民張目!你也想反嗎?”
“大王,臣萬無此意!”那人拼命磕頭。
“大王,你若執(zhí)意征戰(zhàn),我便回中原去!”這是昭君的最后通牒。
“哼!你以為我為何與大漢聯(lián)姻?戰(zhàn)數(shù)月不利,我又何必在與中原之戰(zhàn)上耗費(fèi)兵力。吾欲服旁國,則必須與中原息戰(zhàn)。你,只不過是我的一顆棋子!”國君大笑,“行房不可,征伐不可,現(xiàn)在又收買人心,今復(fù)出此悖逆之言,你就為中原內(nèi)奸!國之叛徒,猶不覺悟?待我出征之日,便欲將你正法!”
“大王,王后此舉全是為國!大王萬萬不可啊!”
“還敢多嘴?你竟然為內(nèi)奸說情!來人,給我烹了他!”
國王隨即命武士抬上來一口大油鍋,在眾目睽睽之下,竟對那名大臣使鑊烹之刑。
從油鍋中傳出的慘叫聲接連不斷,大臣們隱隱作嘔,國君卻像觀戲一般開心。
朝堂上發(fā)生的事傳到百姓耳中,更是激起民怨。
如此受百姓愛戴的王后,竟然要被正法,大家怎能接受!
在街上,人們聚在一起,議論紛紛,憤怒不已,都想為王后說句公道話。可是大家,又都敢怒不敢言。
“國家有此暴君,大家何不起義?”一人白衣飄飄,背負(fù)寶劍,隨口說了一句,便消失在人群中。
這句話,點(diǎn)燃了眾人的怒火。
在國君即將出征之日,他命令武士將昭君帶至刑場,而自己坐在高臺之上,要親自看昭君被縊死。
他還讓文武百官和城中百姓都來看這做內(nèi)奸的下場。
只見昭君緩緩走上行刑臺,大義凜然,毫不畏懼。
只是此時(shí),她突然想到了那天與她在長樂酒坊邂逅的詩仙。
“秋木凄凄,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養(yǎng)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開云,上游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殘。志念抑沉,不得頡頏。雖得委食,心有回徨。我獨(dú)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yuǎn)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且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昭君吟唱出最后一首詩。
“真對不起,以后再也沒有機(jī)會與你一起對詩和歌了。”昭君將頭伸進(jìn)那繩索之中。
突然出人群中,飛起一名劍客,仗劍直指國王。
“來人,護(hù)駕!”國王嚇了一跳。
數(shù)十名護(hù)衛(wèi)連忙拔刀,“你是何人,膽敢行刺?”
“你這昏君,弄得民不聊生,天下大亂。如今還要縊死我中原公主,還不受死!”那名劍客吼道。
“就憑你一個(gè),也想行刺寡人?”國君大笑,“趕快報(bào)上姓名,好讓你家人過來收尸!”
劍客挽劍到身后,但只一笑。
“吾李白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