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京東做物流已經虧損到300億了。劉強東回應:去年按照USGAAP來講,是賬面虧損94億。
京東兩次瀕臨絕境時,劉強東因何恐懼,一月白頭?為何自己當了老板,還要每年一次親自體驗快遞員的工作?
以下根據近日央視財經《對話》節目現場實錄整理(部分刪減):
◆◆◆
劉強東最喜歡的標簽是什么?
草根,我比較喜歡。攪局者,我不認同。我更期望是傳統企業的一個對進者,或者是引領者。
因為我覺得就跟出生相關,我出生在一個草根的家庭,一個蘇北很貧窮的一個村子里面。所以我覺得我一輩子都是一個草根創業者。
過去多少年,我們成本非常低,價格也非常的,比較激進。動了很多現有市場上玩家的奶酪,大家把我們視為攪局者。
對于我來講,我希望這一輩子過得非常積極。只要你想過一個積極人生,必須每天都要去拼搏,也可以說是戰斗。
◆◆◆
京東是唯一的互聯網實體企業
互聯網過去20、30年以來全球互聯網,大家都追求虛,就是做的越來越虛。但是虛到一定程度,就發現大部分互聯網企業的利潤都是在對實體企業是一個盤剝者,其實并沒有給實體企業帶來任何實際的價值,不管做搜索還是什么,你必須要給錢。
但是,京東最早做的時候,可以說是中國所有互聯網行業唯一一個實體經濟,我們從來不把京東當做一個虛擬經濟。我們堅信世界上所有的企業,真正能夠活過百年的都是實體的企業。
除了行業環境因素之外,做自營也跟京東的商業信仰有關系,在零售行業只有做自營才能更好的管控效率和成本,如果是做純平臺的話,并不能帶來供應鏈成本的下降和效益的提升。
◆◆◆
燒錢,要燒出核心力
好多投資人剛剛開始搞不明白,現在大部分投資人都知道了,京東做的物流并不是跟市場上所謂的快遞公司一樣,如果這么做沒有任何價值,我們物流是提供供應鏈服務的。
市場所有的快遞公司,設計初衷都是希望物品不斷搬運,搬運次數越多,就越有利潤空間。京東設計之初的理念,就是減少商品搬運次數,為什么建倉庫,光有快遞沒有什么價值的,根本不值得公司燒這么多錢做。
如果有一天,把現在平均每件商品在整個中國搬運7次以上,我降到2次,這才有巨大的社會價值,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快遞公司能夠做到的,必須放在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上去思考整個京東物流,這是供應鏈服務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沒有自己的物流,很難減少物品搬運次數。
我們內部有一個表,倒三角形表,三件事情,用戶體驗,成本效率。如果我做的事情能夠降低成本或者提升效率,或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我們就堅決去做。今天我再次做出一個決定,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從今天起,京東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其實我們當年不僅僅是沒有毛利,是負毛利。
◆◆◆
因公司倒閉的恐懼一月白了頭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幾個人體會過,因為恐懼白頭發,我堅信這是絕大多數會受不了的。
整個創業過程中,有兩次我切切實實感覺恐懼感,覺得自己的公司可能要倒閉,一次是03年非典的時候,我擔心員工感染非典,所有店都關的,然后再坐辦公室。店關了,生意全部沒有了,那個時候有恐懼感,但也因此找到電商,想到了電商,既然店不干關門,我們通過網上銷售產品,才有電商。
第二次是08年,金融危機沖擊非常大,公司急需要用錢,但是找錢找不到,我們最多一天見了7個投資基金,都問了一模一樣的問題,你什么能賺錢。
可能好幾年之內賺不了錢,一聽說這個我們別談了,很痛苦。也會有一種恐懼感,我一個月的時間頭發就白了。
恐懼感并不是自己的財富今年喪失掉,最主要想到很多兄弟跟我拼了快十年,他們在北京連房子都沒有,車都沒有,一直信任我,跟著我,18歲、20歲跟著我,公司倒閉的時候,他過去10年都白干了。那個時候,你會覺得內心非常愧疚,覺得有一天如果宣布說公司可能辦不下去要倒閉了,不知道該怎么面對自己的兄弟們。
◆◆◆
想看看用戶怎么對待快遞員
我最想知道的就是,到底用戶怎么看待快遞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去了一大早9點送的貨,老頭兒太太在吃飯,一看我就是說小張怎么走了,怎么換人了?我說沒有,我臨時代替的,小張經常給他送貨,然后呢,拉我進來吃早飯,真心的,哎呀豆醬、油條拿一塊兒吃。
我送到中午的時候,走的時候真的很多很多用戶給我水,說你拿瓶水吧,說明我們用戶對快遞員,非常喜歡我們快遞員,我們得到用戶信任,因為只有得到信任才對你這么好。這就是說,我如果體驗到說,去送了,我的客戶對我們快遞員就是無動于衷,面無表情,跟你沒有任何交流,我比較心發慌,這說明我們用戶體驗在下降。
◆◆◆
善待自己員工 從天而降7億美金
在投資人投我的時候,當時我在巡站,巡到新疆去了。他參加了我跟配送員的聚會,他后來告訴我,就是因為那天晚上看到你跟配送員怎么聚會的,我才敢7個億美金給你。
當時投資人問說:“你為什么不喝水?”。我說不可能,兄弟跟我敬酒喝,我不能喝水,那是欺騙兄弟。
因為新疆兄弟都能個喝酒,拿大碗敬我,一杯一杯干。十幾個兄弟,每人大碗輪流跟你敬,喝酒,抱在一塊兒拍照片,問的問題都是你家在不在烏魯木齊,住的怎么樣,媳婦兒在不在一塊兒,孩子有沒有接過來。問的都是最家常的話,他覺得這是一個成為偉大企業的必由之路,要善待自己的員工。
◆◆◆
創造價值,一定能賺錢
從商業來講,我永遠不希望把京東做成一個王國或者是帝國,所以我們永遠不會搞王者聯盟。不管我們多大了,我們跟合作伙伴都是平等的,我們不是王。所有歷史上想成為王的公司,反而更快速被瓦解。
我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講一個價值創造,我們前端講的是用戶體驗,但歸根結底,我們比拼的還是誰能為這個行業、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只要你能夠為這個社會創造無數的價值,你一定是可以賺錢,一定是可以成功的。這是我從來不變的商業信仰,從 1998 年在中關村擺小柜臺創業開始,我都是這樣設計自己的商業流程,包括后來的做的一系列事情,背后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堅信創造價值就可以獲利,就可以成功。
◆◆◆
未來3 年內做到線上線下第一
未來京東要將擴充商品品類放到第一位,目前在3C品類京東已經成為絕對的第一,目前國美蘇寧在3C品類兩家加起來沒有京東一家大。家電今年會超過國美,明年會超過蘇寧,成為第一。圖書品類,今年會超過當當稱為第一。
接下來更大的品類,一個是商超,目前正是競爭最激烈的時候,京東計劃在三年之內結束商超之戰,成為中國不僅是線上的、也是線下的第一,超過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
在京東的運營方面,要讓消費者真正逛起來,商超對于女性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目前京東的主力在于3C產品,其受眾群體大部分還是男性消費者。
風口永遠都不會過的,總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出現,總會有更好的用戶體驗模式出現,更低成本模式出現,更高效率的模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