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所在的口才社群如今有了新的大動作,憑借著4G網絡時代的便利性,我們開始了街道上的直播,主要的形式是:在大街上攔住一個路人,要求他給你兩分鐘左右的時間,你給他講上一個小故事。
如果讓你去做這樣訓練務,你的內心中會是什么樣的想法?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攔住了你,希望你可以聽她講完一個故事在離開,你又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我想起了四年前我的一段經歷:
那一年我正是大學二年級,寒假期間報名參加了一個大學生特訓營,其中的一個內容就是學習演講,課程的主題是:成為國際演講家!
我們懷揣著一腔的熱血和激情來參加這樣的一項訓練,前后整整10天的集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著改變自己,突破自我。
在第八天的時候,我們走出訓練基地,開始在大街小巷去給陌生人演講,模式很簡單:問好+故事+啟示+致謝!
不同的是我們不是一對一地講,而是公開演講,在公交車上、在或者站、在公園、在麥當勞,從上午9點講到下午5點,前后講了超過20場。
“在座的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大家下午好!人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關鍵要看你怎么走?我想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群青蛙爬高比賽,他們要從金字塔底爬到金字塔尖去,很多青蛙爬到一半或者爬到三分之二的地方就放棄了,因為他們認為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一只青蛙卻一直往上爬,他爬的很艱難,卻還是一直往上爬,很多人都告訴他說‘你放棄吧,那是不可能的,其他的青蛙都已經退出比賽了’,可是這一只青蛙依舊在堅強地往上爬,往上爬……終于他爬上了金字塔的最頂端,當他下來之后,很多青蛙都去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這個時候人們才驚訝的發現原來這只青蛙是個聾子!”
這是我講的最多的一個故事,當天至少講了七八遍,隨后我接著闡發了一下自己的感想:人要為自己而活,follow your heart ——追隨你內心的直覺!
每次講完自我感覺都非常良好,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鼓掌,三分之一的人默默地看著你,好像在思考什么,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提出了質疑和指責:“不要打擾我”,“滾到一邊去”,“這孩子又被洗腦了!”,“這是搞傳銷的吧!”
我當時聽到負面的一些評價,心中也是犯了一些嘀咕,不過那一天講下來,整個人都好像變了一樣,至少心理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至少在此后的很長時間里,包括現在見到陌生人不害羞,也不緊張了!
因此在我看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在大街上給陌生人講故事,是一件有挑戰,同時也是一件收獲很大的事情。
套用一句雞湯是這樣講的:“你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很多人都說自己口才不好,盡管自己有著較高的學歷,同時也看了很多很多的書,不過一旦輪到他說話,總會有一種茶壺煮餃子——倒不出的感覺,按我說主要還是心理上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論你看多少書,上多少課都是沒有幫助的,關鍵是需要你去踐行,比如在公交車上發表一段三分鐘的演講,我相信自此之后,你的生活將會煥然一新。
四年的時間過得很快,我現在回想起當年的場景還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不過當我以今天的視角再來審視當年的作為,我還有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1、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過去一直強調,口才的提升確實對工作和生活都有著很大的進步,但他不是生活的全部,練口才是為了服務我們的生活,而絕不能因為練習眼中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早期你可以逼著自己給陌生人講故事,去體驗那一種超越自我的快感,往后就應該有著更高的追求,如何從自己的訓練成果中獲得實際的收益。
如果你是做銷售的,就應該是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客戶都做到對答如流,甚至給人一種舒適開心的對話體驗;如果你還單身,不妨想想如何鎖定自己心儀的對象,用你的表達去爭取一段美好的姻緣……
口才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為了練口才而練口才,那樣的話會讓你的生活本末倒置,當激情消散后,你會很迷茫的。
2、雙向溝通,他人需求
很多人的一個誤區在于以為口才就是滔滔不絕,倒掛長江。
我個人認為口才是自己想的清楚,說的明白,讓別人能聽懂,進一步按照你說的去行動。
這樣的口才無關乎文采,不需要你積累一萬句名言警句,或者是熟背中華成語詞典。
因而除了嘴皮子利索,口腔肌肉需要適當的鍛煉,你還需要充分站在對話者的角度來思考。
比如今天所提到的在大街上給陌生人講故事,對方為何要聽你講呢?你能否設計一個開場白,讓他對你所講的內容產生興趣,甚至讓他無法拒絕!這才是核心學問。
或者你在個人的形象和打扮上稍微花點功夫,準備幾張卡片作為禮物,這也是口才力的一種表現,只不過這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而實際上“此時無聲勝有聲”!
3、成與不成,內心自洽
面對陌生人,形形色色,大家都不一樣。
當你在大街上給陌生人講故事,運氣好的可能會遇到幾個真心欣賞你和支持你的人,不過這是極少數的一部分,如果遇到那些性格偏激,甚至懷疑你的好意的人,你又該如何面對呢?
第一次出師慘遭拒絕,整個人瞬間像霜打的茄子一樣,失去了信心,這又該如何?
更有甚者,遭到謾罵:“神經病……”之類的詞匯,感覺平生從未受到過這樣的委屈。
如上面種種,你需要的是做到內心自洽,給自己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讓這件事情不會影響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4、陌生熟悉,孰重孰輕
我曾經看到過一條很具有諷刺意味的新聞:
一位著名的演講家,教別人如何演講,如何說話,可是回到家中面對妻子天天吵架,和父母的關系也不是很好……
在大街上給陌生人講故事,你所面對的是陌生人。
那么回過頭來思考一下,和自己身邊的人又能否做到和諧相處呢?當出現矛盾時,你又當如何解決?
你更需要知道,這些人適合你朝夕相處,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悉的人。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我應該如何給陌生人講好一個故事,不如思考我如何用一個生動的故事給自己所在乎的人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期望。
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我們有限的時間不去關照自己的親戚朋友,家人同事,伴侶閨蜜,而是去和陌生人講完故事凱旋之時老公在家已經虎視眈眈地看著自己,這樣的場面確實令人看不懂。
所以,陌生人領域的表演或許可以給你帶來驚喜,但是和諧親密的熟人關系才是你幸福生活的來源。
5、善于計算,取舍有道
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成本的。
可惜的是只看到收益,而看不到潛在的風險和損失。
在大街上給陌生人講故事,一些頭腦一熱的人想到的是超越和挑戰自我的驚喜,卻不知陌生人終究是陌生的,你不了解他們,可能就會因為你的冒失使自己深陷險地!
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男子在外地出差,看到一位妙齡女郎,走上前去兩人喝了幾杯,男的喝醉了。第二天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個裝滿冰塊的浴池里,身上插著一根管子,旁邊是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不要亂動,趕緊撥打120!
因此,事情往往沒那么簡單,不出事情還好,一旦有了意外,真是招架不住,最好就是希望意外不要出現在自己身上,前提是自己不要刻意提供發生意外的條件!
總的來講,社群里的這一群人是一群有進取心和上進心的人,未來是屬于這樣的人。
同時很多事情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多一些思考,多一種視角雖然會使我們在思想上產生困擾,但也只有“灰度的認知”,才能做出明智的“黑白決策”!
愿大家有好的口才,好的生活,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