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仔細分析這句話“第一任”的意思是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老師是傳授知識教授做人道理的。父母理應陪伴在孩子的左右,但是現(xiàn)實中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因為各種原因,父母陪伴不了孩子,于是,教育孩子的責任便落在了爺爺奶奶身上。
小孩一生出來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他所獲得的信息完全就是從父輩或爺爺輩那里得來的。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所以,可以這樣說:七八九歲的孩子性格怎樣,他的家庭人員的性格基本上就是那個樣子。如果你平時帶孩子的時候是耐心的,那么耐心就會融入到他的性格里面,如果你急躁,那么,你的孩子可能也會急躁。小孩子的那些脾氣秉性可以說基本上是遺傳自家庭的。你看有些幸福的孩子,基本都是自小家庭環(huán)境良好,溫馨和睦。相反,有些長大后成為社會渣渣的大部分都是那種自幼父母離異,或者說打小有家庭暴力的。一個孩子的性格基本上就是對小時候的成長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他從小耳濡目染,在歲月的變化中,逐漸構(gòu)筑起自己的思維體系。我就是這樣的,我得父母是兩個極端,一個寬容,一個自私,一個大方,一個小氣,一個耐心,一個急躁……所以說我現(xiàn)在的性格就是屬于比較糾結(jié)的那種,時而是我媽的性格,時而是我爸的性格。一個小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了,以后就很少有機會改的更好的。因為,性格,這個東西,很穩(wěn)定。你查下一下它的定義就會知道了。明太祖朱元璋小生活在各種蠅頭小利,爾虞我詐當中,這種生活環(huán)境歷練了他,讓他比一般人更有權謀,更有野心,也更加聰明。所以他也就成了朱元璋。著名電影《血戰(zhàn)鋼鋸嶺》里面的男主角從小就生活在家庭暴力當中,他爹只要喝酒,就會甩酒瘋,就會打他媽。所以主角也有點暴力。有一次他失手把一塊磚頭砸向了他哥哥的頭,導致其昏迷好幾天,然后他悔過自新,決定以后絕不拿起任何可以傷害人的武器。后來,他去參軍,但他是當軍醫(yī),當軍醫(yī)必須過用槍這一關,但他就堅持一直不拿槍。就這樣上司差點讓他滾蛋,但他堅持了他的信仰。結(jié)果后來他在鋼鋸嶺戰(zhàn)役上救了70多個人,獲得了美國總統(tǒng)自由勛章。這就說明了小時候的家庭環(huán)境真的對孩子的成長特別重要。但是這是一個反例,即男主走向了與父母性格極端對立的那一面。
—未完待續(xù)—
(來自:自由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