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超過人的體溫,會是什么感覺?
離開開著空調的辦公室,去衛生間僅僅不到五分鐘,領口、額頭、手臂,甚至腋下,都在冒汗。手掌摸瓷磚,熱乎乎的,好像壁爐。打開水龍頭,自來水也是溫熱的。一夜后的洗臉毛巾硬梆梆的,當然不是凍成這樣,而是完全失去了水分。窗戶上的玻璃,會不會融化吧。窗口的風,像火爐上蒸騰的熱氣。
校園停車場的西側草地上,矗立著一棵高大粗壯的香樟樹。這棵樹去年剛移栽過來,樹干還綁著一股股稻草繩,枝條全被砍去,像一位傷痕累累剛下戰場的士兵,身上掛滿了鹽水瓶。雖已移栽一年,只有一個枝叉處鉆出一簇綠葉,全身上下幾乎全部裸露在熾熱的陽光下。而旁邊不到兩米的紫薇,卻喜氣洋洋,紫紅色的花綴滿枝頭,輕輕搖曳,絲毫不在乎毒辣的太陽。行政樓下大廳口的綠植,龜背竹、散尾葵、金錢樹和橡皮樹,葉子都耷拉著,蔫巴巴的。
盡管這種大熱天,高二學生被安排軍訓一周,上午有兩節室內課,下午一節。任課老師不得不到校上課。上午九點多,發現教室走廊的欄桿上,晾著好幾件迷彩服和白色T恤衫。這倒像住宅小區的陽臺。教室前排的一位女生,撩開額頭濕漉漉的劉海說,有的男生訓練時,渾身濕透了,直接去衛生間將衣服換了。
11點20分,下課時間到了。學生們沒有急著出教室,而是穿上了迷彩服,戴上迷彩帽,在座位上等候,等教官吹口哨方可下樓集中。午餐前,學生也需要列隊,在教官的帶領下,齊步去食堂。午餐后,學生聽教官的指令,排隊將手里的空飯盒送至專門的擺放處。
可見,部隊訓練就是要整齊劃一,不僅訓練行走姿勢和格斗技巧,連日常的生活也丁是丁卯是卯,堅守規則,服從紀律。
領導說,這種天氣軍訓,能磨練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人都具備一定的適應能力。過去沒有空調,沒有電扇,光靠一把蒲扇,就能度過一個夏天。這些孩子經過惡劣天氣下嚴格的訓練,會得到更健康的成長。
下午五點多,下班回家,西天的火燒云將高樓大廈都鍍上了一層金。馬路上,幾乎沒有行人,騎電瓶車的人三三兩兩。他們不僅戴著頭盔,還穿著淡色的防曬衣,幾乎把整張臉都蒙住了。明晃晃的陽光,似乎成了激光,刺透了路邊的香樟樹香櫞樹厚密的樹葉,投下的樹影,淡淡的,淺淺的,顯得蒼白無力。紅綠燈處,人們寧愿離十字路口遠遠的,也要停在有稀疏樹蔭的地方,不愿在毫無遮掩的烈日下白白暴曬。
想起網上抖音,一時尚女子正要騎放在烈日下的電瓶車,剛跨上后座,立馬噔地跳起來!哇,好燙!
晚飯后,蟄伏室內一天的人們開始出門散步。但微風中,仍涌來陣陣熱浪。人們干脆到橫港的橋上,倚著欄桿,享受河面上帶來的些許涼意。三五成群的人要么聊天,要么刷手機。還有的帶著孩子玩,有的在遛狗。盛夏的晚上,大橋倒成為人們的納涼寶地。
晚上洗漱前,發現太陽能熱水器的儀表上顯示的溫度:100,看來每天的熱水用不完。睡前,拿起床頭柜上的空調遙控器,調節溫度,定好兩個小時。接著,啪啪按落地扇上的中檔風力和搖頭按鈕,防止空調停后,不被熱醒。
其實,因為寒性體質,前些年,即使夏天也很少開空調。僅僅在盛夏時使用空調頂多兩周,但今年,幾乎兩個月了,天天離不開它。用濕毛巾擦涼席時,發現竹席也是溫熱的,像墊了一張電熱毯。
手機收到信息,本市高溫的橙色預警已經升級為紅色,最高溫高達40度以上, 遠遠超出人的體溫。八月七日立秋,現已過去三天,老祖宗總結出的二十四個節氣已有2500年,還準確嗎?最近,學校每天對師生都進行核酸檢測抽查,地點從原來的室外的弘毅園改在教學樓裝有空調的活動室。
我們的星球是不是也得了Xin 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