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9天時間,我總共寫了31篇文章,跌跌撞撞的總算起步了。我知道寫的水平肯定不高,但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的成長,不斷的進步。
自從開始寫文章之后,我更重視閱讀和積累了,現在我看到的每一篇文章或者每一個故事,我都想列個提綱,給歸納總結一番,因為寫文章沒有素材真的寫不出來,逼迫我不斷的收集整理素材。我也會更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特別是聽到或者遇到能觸發我感動的故事,我都會馬上記錄下來,以便做一個很好的素材案例。
只有真正自己實踐了之后,才有上面的這些感觸,才能真正進入到寫作的世界。先完成,再去完善。
還有我和孩子們一起練字,已經堅持了140多天。我能夠感知到,我的字相比100多天以前,是有進步的。這個過程中我不斷的去學習各種各樣的練字視頻,我為什么會去主動去學習呢?因為我起步了。我想既然花了這個時間去練,就要逐步的練的更好。這些書法老師基本上都是練了三年,五年的。所以相比我現在只練了140多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我起步了,還讓我建立了長期的行動思維。
我同步開啟了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早起、練口才、鍛煉、閱讀,做自媒體等。做這些準備,因為我目標是傳播中國文化。我也會經常檢視自己距離自己的目標還有多遠,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加強,我要不要加強自己的工作量,以縮短與夢想之間的距離等等。
任何事情都要先做起來了,才有資格去談優化,調整,升級。如果光說不練,啥事都干不成。
清朝的彭端淑講了一個故事,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裕。窮和尚對有錢的和尚說: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看?富和尚說:你憑借著什么去呢?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和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夠了。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要雇船沿著長江下游而去南海,一直在規劃這個事情,都沒有成功,你應該也不行吧!
過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因為富和尚光說不練,窮和尚拿著碗就出發了,所以他成功了。
這里我總結幾個行動的心得:
?明確夢想和目標。首先要知道自己要干嘛,比如我要傳播中國文化。
?分解目標。羅列出實現目標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相當于儲備實力,時刻等待機遇的到來。比如央視主持人張曉楠,在沒有進入央視前,她做的準備工作有:英語專業八級,普通話一甲,主持資格證,編輯記者證,攻讀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據說哥大是央視的搖籃,很多校友圈子)。
?錨定空間和時間,踐行每個分解出的目標。比如村上春樹從酒吧老板轉行想當作家,于是他每天四五點起床,吃完東西立刻寫,絕不拖拉,不聽音樂,杜絕一切干擾項,給自己硬性規定:規定時間內,每天寫10頁稿子,每頁400字。一寫就是40年,成為全球最高產,最暢銷作家之一。
?實現夢想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大量學習,不斷優化,升級。
嘴上巨人行動的矮子,一旦遇上行動的巨人,就不堪一擊。不開始行動,說再多都是花架子,永遠無法得到認可,先做了再說。每天點滴的積累,憑時間迎來的東西, 時間肯定會為之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