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太多事情讓我們一次次拷問自己:
一個普通的、正直的人,在巨大的黑暗面前能做什么?
無法成為英雄。
也不會被名利回報。
但就是這樣的故事,才更貼近我們。
Netflix出品,豆瓣8.8。
讓我們看到一個無法輕視的小人物——
《藥劑師》
The Pharmacist
悲劇
一切,從一個父親說起。
23歲的丹尼,一天夜里被槍殺在自己的卡車里。
他的父親丹·施耐德接到警察通知,被告知:“你的兒子被槍殺了。”
噩耗突然傳來,無法接受事實的他,去了兒子被槍殺的地方。
那是紐奧良市里最亂的地方——
下九區(qū)。
充斥著古柯堿、海洛因,和種族歧視的法外之地。
他難以相信,在家里看似乖巧懂事的兒子,來下九區(qū)是為了買毒品。
糟糕的還不止于此。
在這個混亂的地帶,犯罪、腐敗多如牛毛,一個案子警察查著查著,就沒了音訊。
警察?
查出兇手,還不如靠自己來得快。
于是老丹成為了那個和整個販毒網(wǎng)絡較量的人。
在一次與不負責的警察通話之后,老丹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他開始錄下自己與疑似涉及此案的人的每一通談話。
功夫不負有心人。
他還真找到了一個目擊證人。
杰福瑞霍爾。
他說,當晚丹尼被射殺時,他騎車經(jīng)過案發(fā)現(xiàn)場。
這是真話么?
在十幾年后,這部紀錄片的制作團隊找到杰福瑞。
把老丹禱告的錄音,放給杰弗瑞聽,他幾個微動作還是出賣了自己。
先是,雙手交叉的防御姿態(tài),看著這臺錄音機。
然后,是聽到自己是目擊者時,稍稍放松了警惕。
最后,是他慢慢地出神。
靜靜地聽著這段對話。
愧疚?
還是坦然?
杰弗瑞說了假話。
并且,他與丹尼的死有著莫大的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
真相是什么,你們自己看。
畢竟為兒子追兇,并不是這部紀錄片的主線,更大的黑暗正在揭開。
處方藥
說到老丹的職業(yè),他是一個藥房的藥劑師。
由于職業(yè)的敏感,他在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
我開始注意到
很多和我兒子年齡相仿的孩子
帶著高劑量類鴉片處方箋
這些孩子身上,看不出來有很嚴重的病痛,但開的藥卻格外引人注目。
這個叫奧施康定的止痛藥,在90年代的美國泛濫。
它有著長達12小時的止痛效果,藥量下得猛,一顆奧施康定相當于16顆撲熱息痛。
奧施康定的藥效也來得快。
一顆就能讓病痛的病人,產(chǎn)生開心的感覺。
只要把它攪碎,或是研磨后兌水注射,還有致幻的作用。
而且奧施康定的價格低廉,又與類鴉片產(chǎn)生相似效果,只要有處方,這個“鄉(xiāng)村鴉片”就可以唾手可得。
說句題外話。
希斯·萊杰死后,法醫(yī)在希斯·萊杰的血液中發(fā)現(xiàn)了6種不同的處方藥。
其中便有奧施康定。
作為藥房藥劑師的老丹,不停地問著這些來拿藥的年輕人,“有沒有拍ct”,“是不是真的很疼”。
但得到的回答,都是含糊不清。
見此情況下,老丹開始勸退這些孩子來藥房買奧施康定。
但,這并不是根本。
當他打聽到,這些孩子的處方,都從一個小兒科醫(yī)生那得來。
而這個小兒科醫(yī)生是剛剛獲得了疼痛管理的資格,在她開出的處方里,只有三種藥。
奧施康定,舒肌痛,和贊安諾。
都是止痛類的藥物。
這個醫(yī)生的門診,開的地方更是奇怪。
作為醫(yī)生,在美國都是備受尊崇的,但她的門診,卻在紐澳良一個混亂又不是醫(yī)療聚集的區(qū)域。
藥劑師的老丹,留下了一個心眼。
在他任職的藥房里,他用電腦打出了奧施康定對應的醫(yī)生開具的處方。
發(fā)現(xiàn)這些奧施康定有99%都是這個同一個醫(yī)師開的。
她直接用大劑量,不論病情輕重,都是從40毫克開始。
就在他調(diào)查的過程中,悲劇仍在繼續(xù)發(fā)生。
2000年,7月。
一個叫雪莉的女孩子因為藥物過量而死。
要了她命的,就是這個奧斯康定。
讓老丹自責的是,他還勸誡過她,這個藥的危害。
這件事迫使老丹下定決心。
一如為兒子破案那般。
老丹要作為第一個振翅的蝴蝶,開始撼動這個世界。
我不會讓這個醫(yī)生和這個藥繼續(xù)殺人
他從此過上了“臥底”一般的生活。
拿著家庭小dv,帶著妻子就敢跑去克萊格特的小診所門口。
這個診所的開業(yè)時間,就很詭異。
半夜11點開門。
不用掛號,拿藥只需交250美金,如果再交100美元的行(插)政(隊)費,還能夠提前拿到藥。
這哪里是醫(yī)院。
這就是,布滿了癮君子和毒販的集聚地。
為了不想被人發(fā)現(xiàn),這些“病人”多少都有著自己的偽裝。
讓克萊格特能那么明目張膽的。
為她把風、維持治安的,卻是本該保護民眾的紐澳林的警察。
可想而知,老丹是擔著什么樣的風險在調(diào)查。
冒著生命危險偷偷潛伏,老丹終于將暗暗收集的克萊格特醫(yī)罪證交給了DEA(美國緝毒局)。
但,收到了緝毒局的電話——
目的是,讓他放棄調(diào)查。
不然,會死的人更多。
這背后的隱藏著,是不是緝毒局難道有更大的秘密?
Sir先不劇透。
但,這一片小小的藥丸卻幾乎擊毀美國的年輕人。
毒品危機越發(fā)嚴重,救護車出車,回來的都是用藥過量的人。
奧施康定的要價越來越貴,小鎮(zhèn)上的搶劫案日漸增長。
直到2003年,一場卡崔娜颶風,席卷了紐奧良。
失去家園的人民,將內(nèi)心的失望,更是寄托在奧斯康定這樣的類鴉片藥物。
如何保護這個家園,叫醒濫用藥物的人?
瞎眼的巨人
那些挺身而出的壯舉,也許只是出于平凡的動機。
老丹,一個普通藥劑師,卻有著看似“瘋子”一般的執(zhí)著,投入在這件事中。
不論是為兒子洗刷冤屈,還是在奧施康定里找到“真兇”。
老丹的執(zhí)著,都讓他成為這場“藥物濫用”風波里,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
甚至,為了扳倒無良醫(yī)生,他還為這件案子找到了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證據(jù)。
從而掀起了一場掃除藥物濫用的風暴。
美國生產(chǎn)止痛藥奧斯康定的制造商普渡制藥公司,由于上百起的類鴉片藥物問題的官司,讓公司不負重擔,申請破產(chǎn)。
如果看過去年的那部《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就會明白。
要想成為英雄,并不是必須要有超能力。
而是推己及人。
為大眾考慮得更多。
理查德的恪守工作責任,時時刻刻都在想,如何讓人民夠安全?
所以,在他擔保安一職時,親自排查每一個可疑人員。甚至有人覺得他實在是過于緊張。
但,理查德發(fā)現(xiàn)的炸彈,就藏在角落的不起眼小背包里。
這是過度緊張?
還是真的細心?
他因為這份執(zhí)著,被懷疑成放炸彈的人時,理查德所受到的詆毀,難道就是他這樣的小人物,理應遭受的待遇么?
無獨有偶。
老丹也遇到了同樣的遭遇。
在老丹那幾年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他的錄音、影像資料達到了400多小時。
家人的眼里,他成了一個張嘴閉嘴都是奧施康定的人。
家人說他瘋了。
他也覺得自己要瘋了。
以小人物的力量,如何去扇走這團團黑霧?
可,他最后就是成功了。
為了保護他們當?shù)氐哪贻p人,為了改變這悲慘的現(xiàn)狀。
在紀錄片的最后。
老丹說了一句這樣話:
有些人看著發(fā)生了什么。
有些人問發(fā)生了什么事。
但更多,是看著發(fā)生了這件事,卻選擇看不見。
畫面上的Open your eyes(睜開你的眼睛),格外刺眼。
當大跨步向前的巨人,對腳下踩死的螞蟻選擇性失明的時候。
誰能讓我們看清真相?
是那些不害怕灼痛,敢于直視太陽的人。
不要忘記他們。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