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問我一個問題——二十多歲的年紀,是應該先脫貧還是先脫單?
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心里第一反應就是:那當然是先脫貧在脫單啊。畢竟,朋友圈的雞湯文不是一直在說“別在最應該脫貧的時候選擇了脫單”么?
但是想了想,這句話雖然正確,卻不是唯一的道路。如果真的堅守這條原則,等你真的脫貧了,你會發現你很有可能依然很難脫單。比如說,等你三四十歲已經成功脫貧,有房有車,你還能輕易找到一份真摯的愛情么?
只能說,脫貧之后再脫單,幸福指數會高一點,但是,前提是你真的能脫單,并且,這個脫單肯定說的不是相親式的結婚,而是因為雙方愛慕經歷過心跳和浪漫而走上紅地毯的。
很多人很容易把這個問題給對立起來,我覺得確實蠻無奈的,這個社會走得太快,以至于我們無法兩方面都能很好的兼顧。“抱起你搬不了磚,搬了磚抱不了你”,應該是大多數二十多歲人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在高房價下的時代,沒有爹娘拿出他們的養老金幫你一把的話,脫單更是一句空話。
然而有人說,脫了貧的目的不就是脫單嗎,如果不脫貧就能脫單,我干嘛還要為了脫貧而拒絕戀愛呢?
很現實的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真的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瑣碎事煩惱的時候,吵架就無可避免了。再好的感情,吵多了也會淡的,淡了就會分,分了還是單。
所以說,“二十多歲的年紀,是應該脫貧還是脫單”是個偽命題,你脫貧了也不一定脫單,你脫單了也不一定脫貧,賺錢與談戀愛兩者是相互相存的。你與其那么死板的追求其中之一,還不如想著提高自己。不要人丑還顏控,人懶還談錢。
二十多歲的自己,應該要先有這樣的想法:
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條件。
無論你身處穩定的國家單位,還是風雨搖曳的小企業,多學習總不會錯的。可以去健身跑步,可以去學穿衣打扮,“我若盛開,蝴蝶自來,我若精彩,天自安排”。如果男的整天顧著打機擼管,女的整天顧著煲劇剁手,相信沒有人會喜歡這樣的人。島國的女優不存在,韓劇的歐巴不會找你。
有上進心的人,永遠不會有這個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