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次拆書法講座,我的目標是?
1、完成拆研班任務
2、宣傳拆書幫拆書法,讓現場學員能夠寫出簡單的A。
3、自身對于拆書法的回爐重造,查漏補缺。
目標達成:70%
二、整個過程發生了什么?
拆書前:
1、拆前一周寫拆書逐字稿,設計拆書思路。大概邏輯如下:拆書幫介紹——拆書家介紹——圖書介紹——學習方式測量——引出成人學習原理——拆書七步曲(片段)——范本拆解——講解標準——范本回查——現場練習A部分——總結
2、拆前3天發布宣傳文案,當天報名達30人,同時ppt制作完成。
拆書中:
1、拆書現場到達25人,由于場地的原因,只能分為兩大組且隔的遠,氛圍有點弱。
2、現場的投影設備出了問題,臨時改為板書以及微信ppt。
3、按之前的拆書思路在走,除開A1,在講解中也有穿插互動。
4、晚上7點30開始——9點結束,時間出入不大,A練習環節30分鐘
拆書后:
?拆書結束后,有跟留下的伙伴進行溝通,表示拆書法與以往的學習法不同,但比較實用,只是在應用上會比較困難。我給到建議,可持續參加拆書伙伴,逐漸了解和練習。
三、拆書過程有哪些差異?
亮點:
1、相比第一次拆書法講座,這次在講解的更加熟練以及全面,另外在范本示范,標準回驗是一個新的嘗試,可以上學員更直觀的了解RIA便簽的使用。
2、現場的應變能力還可以,在投影儀出現問題后,立馬改寫板書,以及微信ppt,化解了尷尬。
不足:
1、沒有深入的去考察場地,以及提前一天去調試設備,以致于開拆前都是極度緊張的狀態,同時給到現在學員留下一個不太認真的印象。
2、在講解拆書七步曲的時候,時間過長,有點壓縮互動時間。
3、A1失敗案例沒有刻意強調
4、由于之前時間的延長,導致A2書寫時間不夠,倉促收場。
四、下一次我該怎么做?
1、提前一天檢查場地,調試設備,避免到時候出現問題,另外做好兩手準備。
2、關于講解的部分,盡量言簡意賅,設置明確的時間節點,以防壓縮A的互動,沒達成預期效果。
3、是否可以尋找更為創新且容易激發學員的拆書方式,提升多一些的亮點。
五、素材
報名貼:
活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