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敏姐是在今年10月份李海峰老師的DISC的課上,因為她就坐在我旁邊,所以后來被我一直稱呼她為“同桌”了。
第二次見面就是前天了,前天我們約在了一家很特別的餐館里吃飯。
敏姐是個很愛學習的人,她幾乎是每周都會去參加不同的學習,然后自己回來還會給她的同事們分享。
我對敏姐的印象特別好是緣于一次她給我的文章打賞了。那是一個早晨(好吧,我承認是中午),我剛睜開眼就看到一條老文章的打賞提示,是敏姐發來的。
是的,幾天前我才剛跟她咨詢過有沒可以治療我拖延癥的課程推薦,所以那天她就來翻我的老文章給我送藥了。真是個貼心的同桌阿!
吃飯的時候,她問起了我最近治療的進展如何了。
我說:“最近我好像找到了一些小竅門了,我現在每天工作前都會先看一會別人寫的文章或者演講視頻什么的,哄自己進入一個狀態了然后再開工,效果不錯!”
“不過就是有點浪費時間,畢竟是2小時啊。”我接著補了一句。
敏姐聽完笑了笑說:“我不覺得浪費時間啊,我覺得一個愛學習的人,不管是在做什么事,都是在學習,包括現在我們在這里吃飯。”
我當時內心立刻就被震了一下,說得多好啊!其實真的就是這樣子的,例如我看電視時就很喜歡學習別人的臺詞表演,然后再轉化成自己講課的話術,這不是我刻意的行為,完全就是因為心里老想著,所以就有了自然反應。
那,一個心里熱愛學習的人,做“無聊事”的時候會有什么反應呢?
就比如說那天早上的事吧,那天早上我剛起床(好吧,是中午!)我就習慣性的拿起手機快速的翻閱一遍看看有沒什么留言要回復的,然后再點開訂閱號看幾個人的公眾號文章,這就是我起床的標準動作了。
然后我點開了秋葉大叔(qiuyedashu)的公眾號看了,那天秋葉大叔推送的是一篇關于他和Simon阿文的故事《網黃阿文,他一高興就喊我阿志》,里面有一段文字是這樣的。
這段話如果不是我看到大叔寫出來了,我自己是沒辦法總結成這樣的。
回想起自己這一年的時間,做過的事情不算多但也絕對不少了。好幾個城市、數十場的講座、頭條寫過、直播做過、高校進過、期間還不斷的幫人做一些PPT定制。
看起來很忙很充實,其實內心是很空虛很焦慮的。
我想主要原因就是我還是心太急了吧,背負了太多希望也背負了太多質疑,我總想著去證明一些什么。再歸根結底一點來說,就是不夠自信,太在乎別人說的話了,于是這個早上引發了我很深的思考。
最后我還給自己寫下了幾條行為建議:
1、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試圖去向任何人證明什么。
2、趁年底,好好復盤自己,寫下10條自己不足的地方。
3、未來的這段時間里,減少輸出,加大輸入。
如果不是我點開來看了這篇文章,我不會察覺到自己這一年來的焦慮感從何而來。
更不會引發思考還得出了幾條給自己的行為建議。
如果你覺得我這件事情不算“無聊”,那還有更“無聊”的,那就是我偷看了敏姐的鞋子。
是的,我居然偷看了敏姐的鞋子,因為她的那對樂福鞋實在太好看了,我甚至想拍照的了,但是第一次吃飯我怕嚇著了敏姐,還是忍住了。
當然我不是喜歡關注別人的鞋子,而是當我無意中看到這對鞋子的時候,我再回想起敏姐的種種喜好和行為風格什么的,我就聯想到了一句話:
“當人的行為和自己的價值觀高度吻合的時候,人格魅力自然就產生了。”
敏姐是一個很熱愛生活又很有理想追求的人,給人感覺活得特別精致,她的許多細節都會讓你覺得她就是你所感受到的那種人,例如那對閃閃發亮的樂福鞋。
就這樣的一件小事,我當時都思考了好久,跟敏姐的晚飯結束后我立刻又在早上的行為建議里加上了幾條:
4、人越長大就越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
5、價值觀不光在心里要存在,在外表上也應該有所體現。
6、過年給自己買一對好看的鞋子。
總之,學習的目的是在于解惑在于完善自我,所有能讓自己解惑和完善自我的行為,都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
今天的文章寫得非常的隨心,完全沒有按照提綱來寫,謝謝你居然看完了。
結尾就借用一下敏姐送給我的手繪送給大家吧,希望在自我完善的路上,我們都好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