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拾完房間,叫了滴滴,我知道,真的就這么離開上海了。看著空蕩蕩的房間,發了很久的呆。
其實,我一直都在離開。
/1/
小時候我是留守兒童,3歲時,父母就去了深圳工作。那時候我對“離開”這個詞是沒有概念的。另一個城市有什么,為什么要去那,我全然不知。
后來,外公去世,父母把我和外婆一起接到了深圳,第一次離開一座城市。那一年我11歲,讀六年級。
大城市里的生活比農村要精彩,也沒有太想念以前的那座城市,每天好好學習,偶爾中午跟同學一起從學校溜出去到不知道是哪里的路邊偷摘果子,放學跑書店看書,周末還可以去逛公園逛商場,樂此不疲。
/2/
在深圳一直上學到初二,由于深圳的升學政策,異地生源在深圳上高中比較麻煩,父母決定把我送回老家,就這樣,我離開了深圳。那一年,我13歲。
回到老家后我繼續當個好學生,好好學習,在第一次班級考試中拿了第五名,別人很驚訝,我卻不滿意。由于教材不一樣,我需要用一學期的時間補上其他同學一年半的生物和地理,以便參加初二結束時的生地會考(湖南地區初中升學時初二提前進行的兩門考試)。
忙于學業,除了來往的親戚,沒有其他小伙伴陪著一起玩,我對我家鄉這座城市,幾乎一無所知。
/3/
第一次有了對于去哪座城市的選擇權,是在高考結束填報志愿時,那年我17歲。
我挑了長沙、北京、成都、還有江浙滬一圈的城市,理由很簡單,哪里有自己喜歡的歌手生活的痕跡,不會錯過他的演唱會。最終我去了無錫,一座秀美的江南城市。沒有讓父母送我,自己帶著行李去了從湖南到無錫,去學校。此去以后,家鄉從此再無春秋,只剩冬夏。
想到這一點,偶爾還是會略有傷感。不過如愿去看了好幾次喜歡的歌手的現場,參加了學校各種各樣的活動,就開始在無錫過得如魚得水。
/4/
大學畢業后,再一次面臨選擇。不想離開無錫,可是最終卻被上海一家公司錄用,害怕去上海,害怕自己在那座城市過得太艱辛,害怕自己的臉上只有上海地鐵里人們冰冷、疲憊的表情,但最終,我還是去了,那一年我21歲。
第一次自己去購置各種生活必需品,開始每天自己做飯,開始結識新的朋友,開始感受著上海的美好。
慢慢地,我喜歡上了上海的周末展覽,喜歡上了弄堂里的喧鬧,喜歡上了法租界的大片梧桐,喜歡上了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
/5/
正當我慢慢習慣于上海的這種生活時,另一種念頭卻在腦中悄然萌芽:離開上海,回家鄉的省會城市去,現在我24歲。
當這個念頭來臨時,接下來的一切決定都變得很突然,我迅速做好了接下來的生活規劃,然后遞交了辭職申請,我在上面寫的辭職理由是:回湖南建設家鄉。
也許,我會留在那里。
也許,我會再次離開。
可是我相信,保持對生活的熱情,尊重自己的每個決定,不管在哪個城市,都會過得很好,不是嗎?
2017.5.20
于上海到北京的列車上
如果你喜歡我的照片或文字,歡迎點贊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