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朋友跟談了5年的女朋友分手了。分手的原因是女朋友家人希望他們結婚之前能在北京買房子,以后在北京定居下來,但這個朋友不同意。原因如下:第一,他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在北京買房子,又不想讓父母承擔買房子的錢,所以不買房子;第二,就算在北京買了房子,沒有北京戶口,將來孩子上學又得回老家,與其這樣,不如趁現在回老家。所以,不買房子。第三,反正在北京也買不起房子,跟女朋友早日分手,也不耽誤人家。
我們聽到這里,作為比他大幾歲的過來人,第一反應是:他想的太多了。第一,他才25歲,結婚的事情還得幾年,說不定那時候已經有了其他解決辦法。第二,他結婚都得幾年,等他孩子上中學的時候,說不定北京已經不再限制外地孩子在北京參加高考的事情。第三,分手分得太早了,太早下結論了。拖個一兩年說不定跟女方家人好好溝通溝通這件事還有挽救的余地。我們跟他說了很多,他堅持認為早分早好,互不耽誤對方。氣得我們只想罵他。
像這種想太多的事情,我也常常會做,尤其是我像他那樣年輕或比他更年輕的時候。現在覺得25歲真是太年輕了,那本應該是一個敢想敢做,充滿機遇,就算是重重困難也勇往直前的年紀,但卻被各種自己想象中的還沒發生的事情所困擾。現在覺得自己之前的擔心想來真是可笑。
我高中的時候,每門成績都不太好,尤其是像數學這樣的學科。每次考試,幾乎沒有及格的時候。高四那年,我壓力特別大,想著要是考不上一所好大學,將來的日子怎么過啊。每次當月考、模考的試卷發下來,我看到自己的成績都暗自垂淚,能不開心好幾天。高四那年幾乎每周每月都有考試,所以整個學年我都過得不開心,整天拉個臉悶悶不樂的。就這樣心情和成績互相影響,到最后高考成績也非常不理想。
如果當初知道我以后專升本會考入一所不錯的大學,畢業后會在北京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工作幾年后會在北京安家,對現在的生活還算滿意。那我當初就不會為了成績的事情而耿耿于懷,悶悶不樂了。唉,有錢難買早知道,說的就是這里道理。在本應該是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和幻想,充滿陽光的天真爛漫的如花一樣的年紀里,我卻如此消極地度過了一年。現在想想,那時候的眼光真是太低了,沒有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真是愧對當時學的發展觀,愧對馬克思他老人家。
前兩年的有一段時間,我天天在為將來有了孩子,怎么平衡孩子和工作的事情。有人跟我說:你擔心的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你得有個孩子。是啊,我還沒有孩子,我擔心個啥呢。等有了孩子,說不定我已經是可以兼顧孩子的自由職業者了,說不定家人會幫我帶孩子,也說不定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不要因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自己嚇唬自己,不能開心工作、幸福生活。我想我要做的是過好眼前的每一天,不要想太多,車到山前必有路,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子頂著呢。認真地,心情愉悅地,無心無愧地度過每一天,是我對自己的承諾,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