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張麗俊的《處理分歧的方式,決定了你的層次》一文,還是很深受啟發的,對分歧處理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悟。
張麗俊在文中指出,分歧是普遍存在的,在工作中,它源于信息不對稱、利益不一致等因素。然而,很多人往往對分歧存在誤解,認為分歧會破壞和諧,實則不然,沒有分歧才是真正可怕的。一個缺乏分歧的團隊,容易陷入盲目服從的怪圈,就像文中提到的依賴創始人決策的公司,即便創始人決策有誤,其他人也不敢提出反對意見,最終可能導致企業走向錯誤的方向。而積極看待分歧,能為團隊帶來創新與進步的契機。在項目討論中,不同成員的觀點碰撞,常能挖掘出更全面的思路,推動問題的解決。所以,我們應轉變對分歧的態度,將其視為成長與提升的機遇。
在處理分歧時,秉持公開公正的原則至關重要。暗箱操作和權力壓制這兩種方式,不僅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會引發諸多負面效應。暗箱操作破壞團隊信任,權力壓制打擊員工積極性,長此以往,團隊凝聚力與協作能力都會受到嚴重影響。當面對績效考核標準的分歧時,管理者應組織公開討論,綜合考量各方意見,制定出公平合理的方案。這樣既能化解分歧,又能增強團隊成員對管理決策的認可度,促進團隊的和諧發展。
清晰區分事實和觀點,是有效處理分歧的關鍵。很多分歧源于將個人觀點與事實混淆,導致無意義的爭辯。“小 A 這個季度成交 20 萬” 是事實,而 “小 A 業務能力比較差” 則是主觀觀點。在解決分歧時,我們應以事實為依據,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觀點。奈飛的 “反向辯論” 方法值得借鑒,通過站在對方立場辯論,能讓雙方深入理解彼此觀點,找到共識,實現雙贏,同時將客戶利益作為評判標準,確保決策方向的正確性。
摒棄“非 A 即 B” 的二元思維,樹立 “A+B=C” 的合作思維,有助于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案。在工作中,銷售部門與產品部門常因目標不同產生分歧,如銷售希望快速出貨增加營收,產品部門則注重產品打磨提升質量。此時,采用 “先發布內測版預售,再根據用戶反饋迭代” 的方案,就能兼顧雙方利益,使雙方從對立走向合作,共同推動業務發展。
分歧復盤同樣不可或缺。通過復盤,我們可以深入剖析分歧產生的根源,判斷分歧是否真正解決,以及后續行動思路是否一致等問題。針對復盤發現的信息不對稱、決策規則不合理等問題,及時優化相關機制,能夠提升團隊處理分歧的能力,減少未來分歧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工作與生活中,當分歧出現時,我們應主動溝通,以公開透明的方式解決問題;尊重他人觀點,以事實為基礎探討解決方案;努力尋求合作共贏的途徑,而不是執著于誰對誰錯;事后認真復盤,總結經驗教訓。我相信,通過正確處理分歧,不僅能提升個人能力與團隊協作效率,還能營造和諧積極的工作氛圍,助力實現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