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蘭花慢
自然教育是在戶外給孩子上“課”嗎?
什么是自然教育?
? ? ? 自然教育不是自然知識通識教育,知識如果不能激發求知欲、不能運用于思辨與行動,那么知識就是無效的。
我們不需要讓孩子記住24節氣的具體時間,除非那是個很重要的日子。
自然教育≠科普教育,上課≠上“課”。前者注重主動吸收,后者注重被動灌輸。
一味的知識灌輸,只會忽略了孩子觀察自然的好奇心,不符合孩子年齡、個性發展的生存挑戰,反倒讓孩子產生恐懼和挫敗感…
自然教育不是"在自然環境背景下,無意識無系統的讓孩子無價值的玩耍",而是在清晰兒童生長心理過程的基礎上,借助自然的力量,有系統有意識的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充分發揮潛能。
"自然教育"的老師也不等同于傳統的灌輸教學,而是作為一位"觀察者"和"引導者"角色,為學生把控合理范圍的自然環境風險,讓學生在可控的風險下進行自由探索和體驗式成長。
所以自然教育并不是一種"無價值"放任式的游玩過程,也不是為了上“課”而上課,而是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幫助孩子在自然探索的環節中,獨立、自信、成為一個完整的自我。
自然美育的終極奧義:
? ? ? ? 自然環境,曾是人類千萬年生存的課堂,我們熟悉的“教室”和書本學習的樣子,僅僅存在了近幾百年。真正有效的學習,發生在我們感官通道和親身體驗的層面,當你感同身受,身臨其境,才能知其奧妙:
? ? ? 我們用手觸摸大地的溫度,用雙腳親近河流的奔涌,感受生命的震撼。
? ? ? 我們可以靜聽森林的呼吸,感知季節的更迭,擁有感知當下和幸福的能力。
? ? ? 我們親身體驗的不僅是知識的積累,更是內化為孩子們心靈深處的智慧種子,一旦遇到雨露就會旺盛的生長。
構建世界觀
? ? ?
? ? ? ? 行走在浩瀚山川中,閃耀的星辰間,自然經歷了億萬年的變遷和演化。大自然可以喚起孩子們對時間的思考,引導他們以一種更加持久的眼光去審視自己的目標,關注那些長遠、更為重要的事物,并逐漸理解自己在這個宏大世界中的定位。
? ? ? ? 當孩子觸摸到時間的滄桑和生命的脈動,他們會明白充實的人生需要更長久的時間和更深遠的眼光。?
? ? ? 自然的周期和規律更讓孩子們學會,事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發展和不懈努力
,當孩子們學會從長遠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培養出自己對未來的關注與思考,以及對自身價值和目標的深思熟慮。
? ? ? 孩子們將觸摸到生命的珍貴,領悟到時間和堅持的力量,以深遠眼光構建人生的苗木。
?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 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環引發孩子們思考自己對于這個世界的意義和影響,如何與他人相處。或許孩子們能從弱小如螞蟻和蜜蜂這樣的生命身上,學習思考如何與他人共榮。
? 孩子們看到蔭澤一方的大樹,思考自己是否也能給予周圍萬物一份滋養和幫助。
? 孩子們被激發著去探索自己的獨特之處,并思考如何運用它們為他人和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
? 孩子們明白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他們的行動和選擇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和進步。
回歸知識源頭,激發無窮好奇
? ? ? ? 哲學、科學、藝術一切知識都從自然里生發。人類從自然世界中獲得啟示建立起卓越的智識大廈。只有在大自然中,我們才可能回歸知識源頭,激發無窮好奇。
我們的課程
甲、植物系列
1植物基礎知識
2植物觀察與探索
3植物與生態環境
乙、昆蟲系列
1昆蟲基礎知識
2昆蟲觀察與實踐
3昆蟲在生態環境中的作用
4昆蟲與藝術文化
丙、戶外探索系列
1夜探叢林
2戶外生存技能
3方向辨別
丁、傳統系列
1二十四節氣
2自然農耕
3傳統文化
4非遺體驗
戊、天文地理系列
1天文觀測
2氣象知識
3地形地貌
4石頭的秘密
5土壤生態
己、自然研學系列
1地方性研學
2博物館研學
3自然生態研學
4地質與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