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I:
這個片段闡述了會議的重要作用,并介紹了一種高效的開會方式,完全可以借鑒到自己在工作中組織會議的情況,從而提高效能解決問題,節省大家的時間。結合公司已有的會議系統,我摘取要點將其編成了一個指導自己組織會議的順口溜:
【會前目的三議題 預約人地記錄清 會中節奏要把控 最后復述結果定 會后紀要先結論 行動責任時間明】
覺得還是有點復雜,濃縮成自己最需要的幾點:【目議控述動責時】。再轉換成更連貫的一句話建立“鉤子”:
如何組織會議,是【沒有考試的知識】。
A1:
作為上班族肯定對會議并不陌生,參加了很多會議之后,往往會發現一些會議只是開了,大家花了幾十分鐘乃至數個小時,說了一堆話,結果并沒有形成什么結論來推進事情的進行,更有甚者甚至連這個會議到底想要干什么都知道,完全是浪費時間。
A2:
別人組織的會議我控制不了,但知道了片段中講的內容之后,今后我組織會議會這么辦:
首先,當有人提出要開會,或者自己腦中萌生了開會的想法時,就自動彈出一句話,這是【沒有考試的知識】,然后想到這其實是指我需要考慮的幾個點,即:會前的目的、議題,會中的控制節奏、復述成果,會后寫紀要時的行動、責任人,時間節點。
那么接下來就可以按照步驟進行思考了,自己能清楚的說出目的是什么么?達成這個目的一定要通過開會的方式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繼續.
主要的議題有哪些?需要哪些部分的那些人參與?
想好之后通過公司的協同辦公系統確定會議室、時間、發送邀請。
開會的時候,如果我是主持,那么我會提前考慮給每個議題的時間,以及發言的順序,并在會議一開始就告訴大家,確保與會人員在時間限制內至少形成一個階段性的結論。在跑題時通過提醒時間或者其他方式保證大家圍繞議題進行討論。會議最后復述一遍這次會議形成的結果,確定沒有遺漏和異議。
最后在寫會議紀要時,先總的結論,再具體行動、責任人、時間節點,減掉不必要的描述,讓大家一看就知道自己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