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飄飄,鮮花怒放。桃花紅,梨花白,油菜花黃,牡丹也姹紫嫣紅;虞美人爭相斗艷;迎春花也漫山遍野了。春天已經到了,也預示著夏天即將來臨。
以前住家里,有婆婆種菜,我只管看孩子,后來上班干活,沒有操過種菜的心。婆婆種的什么菜都有,冬天的時候,有菠菜、生菜、蘿卜、白菜、紅蘿卜、黑白菜等,各種各樣的蔬菜,讓我們總是吃不完。現在,我們住公司后,每次回家,婆婆都會給我們準備好多蔬菜,用食品袋子裝好。一兜一兜的,把菜摘的干干凈凈的,備的足夠我們吃半個月的。
這次回家,婆婆又給我們準備許多,但是,天氣是逐步升高,好多蔬菜都放不住就發黃了。好吃懶做的我得生個法子呀!這以后的天氣更加炎熱,為了給自己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我得開荒種地了。
原先張廠長在這的時候,開發了一片荒地,走后這片空地就閑置在那了,我年前也種過菠菜,可是,這地在柳樹的樹蔭下,出的不是很好。因為下雨,雨水淋到樹葉上,又凝聚成大露珠砸到菜苗上,懶于管理的我任其自生自滅。所以,長勢如稚嫩的黃毛丫頭一樣,出得參差不齊,還苗條細腰的面黃肌瘦。
天氣的不斷升溫,讓許多蔬菜放不了幾天就壞了,為了能吃到新鮮的蔬菜。我還是得下一番苦工的。
我下班后,就用門崗阿姨的鋤,耙子,在這片小天地里開始了我的耕耘。沒有勞動過的我,猶如銀環下鄉一樣,舉起笨重的鋤子,東一榔頭,西一耙子地撓。門崗阿姨看見我那狗刨式動作,笑嘻嘻地說∶“來吧,讓我幫你鋤,”她雖然這樣說,但是,畢竟她年齡大了,我怎么舍得?我還是學著干吧!和她說著話,干著活兒,提起了婆婆種地的不容易。
我嫁進楊家二十多年了,蔬菜上無論冬季,還是夏季,從沒有缺過。二十年前,婆婆種菜就很熟練,總是把小菜園管理得井井有條。先把田地翻耕得土質松軟,再把大小坷垃敲得筠筠有度,再用耙子把凹凸不平的土地摟得平整光滑。將田地分為一小格一小格,冬季時候,這格種上白菜;那格種上蘿卜;頭片地再種點紅蘿卜;梗子上再撒點菠菜;這片地上插上蒜種;那片地上勻上芫荽子。
農村的菜地多,這開點荒,那兒鑄片地,這撒點生菜,那兒種點黑白菜。總之,婆婆沒有讓一片地閑置在那里,見縫插針,種得到處都是蔬菜。
一畝園,十畝田。這小菜園真是得投入功夫,人有時候會說瞎話,莊稼可一點都不偷懶,你對它下多少功夫,它給你回報多少收入。撒上的菜種子,可不是就不再管它了。下過雨的天氣,土壤濕潤,沒下過雨,土壤干旱干裂,種子沒有濕潤的土壤,只會在哪里干躺著。所以,得澆水,最早時擔水澆地,到現在國家拿出補助款,打了機井澆地,已經方便了許多。土地經過水源的滋潤,過了三天,蘿卜出芽了,又過了三天,白菜露頭了,再過幾天,芫荽種子也聞聲出來開會了,都露出那小小的兩片嫩芽,在微風吹拂下,它們嘻嘻哈哈,像是在向你搖手弄姿一樣。婆婆可又得忙一陣子了。踢苗,拔草,捉蟲子。別看這小細節,那可是功夫活,苗稠了,長勢不好;苗稀了,怕中間有蟲子再吃掉后,中間空隙大,浪費土地資源。所以,我想找婆婆,在家找不到,就肯定是在小菜園里。婆婆是識大體,顧大局的人,不串門子,不閑聊天,總是喜歡蹲在地里收拾蔬菜。
那蔬菜在婆婆的辛勤耕耘下,人勤地不懶。那菜苗長得勢如破竹,一行行,一溜溜,整齊規范。菜葉子綠油油,水汪汪的。菜全靠功夫,碰上干旱天氣,隊里開閘抽水,婆婆不是半夜起來澆地,就是大中午的不休息,在炎熱的田地里等待輪著澆水。看著那涓涓細流進入田地,如饑似渴的蔬菜咕咚咕咚喝水,婆婆心里也歡喜。
今年婆婆已經七十多歲了,我也怕婆婆年齡大了,身體受不了,提出過不種蔬菜了,麻煩。但是,婆婆哈哈一笑,說∶“莊稼人干習慣了,不種地閑得慌,種地也是樂趣,你們年輕人愛玩手機,我們老年人就把種菜當成興趣愛好,各有所樂。”勸說無奈,就任由她去吧。先生說∶“讓她種吧,只要她身體受得了,這樣,能證明她的價值。”所以,我們總會給婆婆買點鴨、雞、補品之類的東西送她。
冬天還好點,不怎么出汗,一到夏季,我們坐那里不動就是一身臭汗,何況在田間勞作的婆婆?別看婆婆身體瘦小,勞動習慣的她總是手不得閑,不是給蔬菜松土,就是給蔬菜捉蟲。
婆婆還會一大早,趁著我們沒有起床的時間給田地上點衛生糞。上糞可不是隨便倒里面就沒事了,得提前把溝壑摟好了,再把衛生糞倒進去,然后,再把土蓋上,這樣發酵出來的土壤不用撒化肥。那你說,不會撒點化肥,干凈衛生,還省事嗎?撒化肥是省事,但是,這蔬菜的效果吃出來是不一樣的。
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總是吃婆婆種的蔬菜沒有對比性。就說婆婆的外甥女和外甥吧。他們都是居住在城市里面,吃的,喝的,全是買的,特別是那白菜,外甥女說∶“我買那白菜,菜梆子炒不熟一樣,硬邦邦的,吃著還一股汆味,俺二姨種得蔬菜吃著軟乎乎、甜絲絲的,炒菜不用味精佐料都好吃,只用大火翻炒一遍,醋一溜,就趕上那五星級酒店的飯菜了,我在超市里面買的,得用好多調料才能吃。”
所以,每年的冬季來臨,等到下雪上凍的天氣,他們總會開著車來,把后背箱裝得滿滿的,白菜、蘿卜、菠菜、芥疙瘩等各種蔬菜,夠他們吃一個冬季了。不過,他們也不會空手而來。有的掂著禮物,有的給婆婆買身衣服鞋子之類的物品,婆婆推說不要,可他們非要放下,弄得婆婆也不好意思。其實,這也是辛勤勞動換來的成就感。
婆婆是個大忙人。我家門前,有一片空白地,婆婆也會把它充分利用起來,種一席韭菜,一席上海青,一席蒜苗,一席荀,再種點豌豆莢。開春暖和后,豌豆莢就能結果吃了,別看小小的一方天地,那可是樣樣俱全。我們基本沒有買過蔬菜。城市里的親戚都羨慕我們吃得純天然食品。
還在小小的菜園子里種上玉米,沒等大塊田地里的玉米結棒子,這玉米就能煮著吃了。他的外甥,外甥女們聞聲趕來,啃著甘甜可口的玉米,直說∶“這可比那漢堡,炸雞好吃多了”。再把玉米儲存在冰箱里面,即使是冬天,也能拿出來燉排骨用,那滋味可是人間上品了。
我家門前的坡地上,婆婆再插點紅薯芽,等到河豚上市時,這紅薯芽已經拓展得看不見土地的模樣。從門前經過的人都說,這勤快的人不會浪費一點兒土地資源,就是水溝也不閑著,婆婆再種把吃蒜面條時,增加口感的小葉香菜,無論誰想吃就掐點回去調味。有的還再順便掐吧紅薯葉,回去倒巴倒巴,紅薯葉撒在面條上,澆點有蒜、姜、香菜、香油混合的調料,那可是美味佳肴啊!
再種點黃瓜、番茄、絲瓜、等不同種類的,其實,超市有賣的,但是,這現摘得就是爽口、甘甜酥脆,有時候,吃過油膩的飯菜,走到黃瓜架邊上,伸手摘一根黃瓜,放到嘴里細細嚼著,那清爽利口的感覺,口水流得滿嘴都是,超市的口感能和這比嗎?
種這么多蔬菜,婆婆可是一年四季忙個不停。我問婆婆∶“媽,你辛苦不?”她淡淡地說∶“有苦有甜,我這即鍛煉了身體,又吃著可口的飯菜,心情好了,身體棒了,一舉兩得。”說完,哈哈一笑。
這是我尊敬的婆婆,也是農村許多勞動人民的代表。
我以后得改改我的懶毛病。抽時間收拾收拾蔬菜,澆澆水,拔拔草,翻翻這片小天地。既能養身,又能陶冶性情,還能吃上新鮮又放心的蔬菜,這是一舉多得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