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生性放達,為人率真,官做的不怎么樣,但是才學嘛,我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他是北宋書法家中最會畫畫的文學家。他和師傅歐陽修組隊,入選“唐宋八大家”,他和徒弟黃庭堅組隊,并稱“蘇黃”,他和“詞中之龍”辛棄疾組隊,成為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稱“蘇辛”。
他高傲,但是宅心仁厚,他低調,卻受萬眾矚目,他吃貨,但卻錦心繡口,他可以把神賜與人類的文字,運用的出神入化,寫出堪稱傳頌千古的錦繡文章。本期小編帶你走進《東坡志林》,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蘇軾。
吃貨蘇東坡
蘇東坡是位美食家,宋人筆記小說有許多蘇軾發明美食的記載,他自己也寫了一首《豬肉頌》:洗凈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大意是:將鍋刷干凈,放點水,用小火慢燉,不要急,火候到了燉出來味道才鮮美,黃州這地方豬肉肉質鮮美,價格又便宜,有錢人吃膩了,懶得吃,沒有錢的人,不會煮。早上起床就吃兩碗的話,保管你心滿意足別無所求。
有一次,蘇軾害了紅眼病,醫生告訴他不要吃辛辣,少吃油膩,尤其是肉。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余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
大意是說:其實我的腦子已經決定聽話了,但我的嘴不聽。
愛恨憎明的蘇東坡
蘇軾平生最敬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對他有知遇之恩的歐陽修,另外一個是韓愈。《東坡志林》中寫道:
退之詩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磨蝎為身宮,而仆乃以磨蝎為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大意是:我看韓愈在詩中寫了這么一句話,我是摩羯座的。而我剛好也是摩羯座的,摩羯座的都是苦命,可見摩羯座不是個好星座。韓愈啊韓愈,咱倆同病相憐哪。
同樣,蘇軾討厭的人也有兩個,他將這兩個合并處理,一塊寫了:漢武帝無道,無足觀者,惟踞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長孺,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廁見之,正其宜也。
大意是:漢武帝這個人很討厭,他這輩子只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當著衛青的面兒拉屎。我覺得這一點很好,畢竟衛青這貨只配給人舔菊,當著他的面拉屎,簡直各取所需。
是真名士自風流
《東坡志林》卷一有一篇記承天寺夜游,這樣寫: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大意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脫了衣服準備睡覺,突然發現月光皎潔美不勝收,怎么辦呢,跟誰分享呢?于是我來到承天寺找張懷民,我在門外喊了一句,老張,你睡了沒有?老張說,還沒有。我說,就是,睡個毛線,起來嗨。嗨完之后我對老張說,唉,這樣美的月色哪里都有,但像你我這樣閑得蛋疼的,真不多。
佛印和尚和魯智深一樣,喜歡吃肉喝酒,是個花和尚,他知道蘇軾也同有所好,所以經常備好酒肉,叫蘇軾來一同享用。有一次,他不知道從哪里弄了一條魚,做好了正準備開吃,突然蘇軾造訪,和尚心想壞了,一條魚不夠吃故這次沒喊他,怎么辦?和尚慌忙之下將魚藏在磬下。
這時候蘇軾已經進來了,急急忙忙問道;和尚,“向陽花木早逢春”下一句是什么?和尚笑道:你搞笑吧,地球人都知道,“向陽花木早逢春”下一句對“積善人家慶有余”。蘇軾笑了:既然磬下有魚,何不拿出來一同享用?
和尚無奈,于是拿出來,一同享用了。
愛好養生的蘇東坡
吃肉喝酒的事干多了,身體難免就會出故障,所以元符三年左右,蘇軾得了痔瘡。這時候他開始注重養生了: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養福,二曰寬胃以養氣,三曰省費以養財。元符三年八月。
大意是:我蘇東坡從今天開始,每天只喝一支酒,吃一盤肉,要是有貴客來了,最多三盤,只能少不能多,如果有人請我吃飯,我事先要和他打好招呼,肉不能搞多了,搞多了我就不去。這樣堅持下來的話,首先是可以積德,其次對身體有好處,還有第三個好處——省錢。
豁達超然的蘇東坡
說到省錢,有人要說,蘇東坡是大文豪,又居著官,怎么會沒錢,事實是,他真沒錢。
烏臺詩案之后,蘇軾被一貶再貶,從政治中心東京平均每隔一兩年多則三四年被貶一次,最遠貶至海南省,那是僅次于滿門抄斬的行政處分。
被貶黃州之時,居然還有個叫馬夢得的人大老遠跑來追隨他,說來這個馬夢得也是個奇人,一毛錢沒有,還追星。《東坡志林》中蘇軾這樣描述這個人:馬夢得與仆同歲月生,少仆八日。是歲生者,無富貴人,而仆與夢得為窮之冠。即吾二人而觀之,當推夢得為首。
大意是:我和馬夢得同年同月生,但他比我小八天。據我觀察,這年出生的都是窮逼。我和夢得是窮逼中的窮逼。相比較而言,馬夢得更厲害,他是窮逼中的戰斗機。
重情重義的蘇東坡
乙卯正月二十日半夜,蘇軾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夢到了一個人,不覺潸然淚下,于是提筆寫道: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大意是:不知不覺生死相隔已經十年啦,雖然沒有整天可以去思念你,但是心里怎么樣也不能忘記,你的墳墓遠隔千里,總是沒有機會去和你聊一聊你走了之后的狀況。也許現在,你都不認識我了,封塵滿面,白鬢如霜。剛剛我做了一個夢,看到你一如當年,在老家的窗戶面前對鏡理妝,彼此見了面,哽咽得說不出話來,只有止不住的淚水。我料想啊,在那明月照耀著的、長著小松樹的山崗上,你一個人守著孤墳,該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傷啊。
蘇軾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品大多豪邁奔放,縱橫恣肆,極少有如此感情細膩的筆觸,然而乙卯正月二十日半夜為死去的妻子王弗寫的這篇《江城子》,被稱作我國文化史上千古第一悼亡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