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主要從心理角度及個人經(jīng)歷入手,分為妖魔化、折磨、救贖和自己的影子四部分闡述自己的觀點。語言風格比較生活化,隨性自然。
? 今天難得有機會可以看看電視,《花千骨》 是早在暑假前就聽過的,但向來不是追劇族,實在是周圍轟炸的聲音太多,所以帶著好奇心在暑假時自己可以看時,看了一些,帥哥美女比較養(yǎng)眼,覺得劇情比較輕松,可以當放松大腦來看。后來孩子在家就一直撂到現(xiàn)在,直到今天下午。
暑假每天開電腦時經(jīng)常有預告,所以想看下她變成妖神是怎么樣的。今天就看到這個地方了,沒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感慨良多。不由想起那句話,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或是王陽明那句——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原諒我老是喜歡把輕松的東西沉重化,也許我本就是個沉重之人吧。不知是年齡越大越脆弱還是怎么回事,現(xiàn)在就不能看到哭泣、死亡等場面,再肥皂的劇都能讓我難過,小時的我哪是這般模樣?動感情真是近年來的事。 扯這么多,有點遠,但我就是喜歡這種隨心。
? ? 幾集的電視看得我浮想聯(lián)翩,感受到的東西太多,先說幾個關鍵詞吧:挫折、心理受傷、仇恨、戒備、救贖。我現(xiàn)在看東西總不由自主往心理學去靠。
? ? ? ? ? ? ? ? ? ? ? ? ? ? 妖魔化
? ? ?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花千骨變成妖神,不由讓我想起甄嬛傳里的女主,還有一部不怎么出名的《雪花神劍》中的聶小鳳。她們的共同之處是都從一個純真無邪的花季少女而妖魔化。而這些女主妖魔化的原因很簡單,是受傷、受挫。正如《花》中小骨所說的,我以前一直拘束著自己,可得到的是什么?是失去一切。而如今她可以任性妄為了,但白子畫問她,你真的快樂嗎?是,她不快樂。因為她受的傷太多。長留里的儒尊也評價到,花千骨變成如今這個樣子,是因為受的打擊太多。這句話我感同身受。即使已擁有最強大的力量,她最多的還是痛苦,動輒的冷笑。哪怕是實現(xiàn)了她曾最想做的事(陪在師傅身邊),也全然變了味。即使白子畫在她身邊作為仆人侍候她,卻早已人是情非,她的心里充滿了太多的怨念,對白也充滿了戒備和隔膜。讓我想到很多,最早的是茅盾《幻滅》里的一句話——你追求的一切到了手,卻在到手的一瞬間變了面目。還有一句話:用付出太多的痛苦換來的幸福已不是幸福。其實她是脆弱的,她最需要的是放下仇恨,卸下心理上承受的一切傷害,做回以前那個天真無邪的自己。但正如她自己說的,我最快樂的時光已經(jīng)成為過去,如果沒有過去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你讓我怎么放下?
? ? ? ? ? ? ? ? ? ? ? ? ? ? 折磨
? ? ? 這些妖魔化的女主本是無辜無害的,是別人一次次地傷害她們。她們從開始都不是主動去傷害別人,算計別人,反而是她們周圍的人出于種種原因不斷地算計她們,陷害她們。當她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會奮而起來反抗。這一反抗不要緊,從此就異化成妖魔。但依然受折磨——忍受傷害的時候她們難受,;等到她們開始被壓迫著反抗時,她們還是煎熬。不管是被別人傷害,還是傷害別人,都是一種雙損。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花》里面的施害者好像都有自己充足的借口,而還能理直氣壯地將罪責推到受害者身上。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自己也并不快樂,都是在心理折磨傷害下失衡的,最終轉化成具體的施害。竹染的仇恨,霓漫天的妒忌,就連是配角的輕水、皇帝,個個都是被折磨得元氣大傷。人生多折磨——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讓眾生浸染其中,無法自拔。他們都是可憐的,只是與被害者相比,施害者顯得更冷血,更狠心,心理變態(tài)更嚴重一些而已。我在想,只有什么樣的人能不受或少受折磨,也許是像糖寶這種沒心沒肺的,本來就不是人類的。現(xiàn)實生活中是有一類人,屬于神經(jīng)比較大條,他們是幸運的。還有一種就是儒尊那種,他的智慧讓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理解,所以有一種通達。他們的特別之處,正因為事事通透,沒有執(zhí)念,所以往往能有一種置身事外的理智。這也許是一種大智慧,但這種大智慧也讓他們的人生充滿了中庸,無愛無恨,沒有任何值得書寫的華章。這些是無法強求的,不同的人的神經(jīng)不同,敏感的細膩的,執(zhí)著的,注定要歷經(jīng)磨難,這未必不是一種精彩,不過這種精彩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無論施害者與被害者,都需要救贖。
? ? ? ? ? ? ? ? ? ? ? ? ? ? ? ? 救贖
? ? ? 所幸的是,在這些女主身邊,總有一群男人無怨無悔地在她們最脆弱的時候無條件的關愛她。《甄》與《花》的共同之處就是都是女主,救贖力度最大的往往是異性,這種心理非常微妙。東方死前,讓小骨記住,哪怕整個世界都不愛你,你也要愛你自己。這是一種支持和心理鼓勵。當小骨情緒失控,被蠻荒之力操縱時, 白子畫告訴小骨,你要控制你的情緒,不要情緒波動太大,心中有仇恨,就會走火入魔。這句話又說到我的心坎上,所謂心魔就是這個道理吧。妖魔化后的小骨是痛苦的,只有在睡夢中她才能暴露真實的自我,于是在夢中就有殺阡陌的救贖。殺對小骨說了一句話,小不點,你要聽從你的心。也許只有隨心放逐,讓心靈不受理智的拘束,隨性而為,在跟著感覺走的左沖右突中,不斷的嘗試后,才能找到最后解救的辦法吧。現(xiàn)在突然想到,為什么叫蠻荒之力呢?為什么蠻荒之力是最強大的神力呢?也許蠻荒,就是心之所至,出于最原始和本能驅使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這也是生命最本初的神力,是任何人力和外力都無法抗拒的。聽從自己的心,也許是最好的救贖。不過心的走向,如果真的信馬由韁,不受任何拘束,可能又會陷入絕對自由帶來的另一種境界——走火入魔。所以白子畫和殺阡陌的對立,真的是一個度的問題,而不是非此即彼,關鍵是要把握度。
? ? ? ? ? ? ? ? ? ? ? ? ? ? ? 自己的影子
? ? ? 之所以寫下這些話,也是為了完成對自己的救贖。近年來,我也深受折磨,我無法解脫,也無法放下。我沒有女主那樣的魅力,讓所見之人心生疼愛,也引起不了那么大的狠。所有的傷痕和痛苦,只能靠自己救贖。所以我有意無意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書,再看電視時,很容易代入自己的感受。這也許就是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甄嬛的結局好像是最后的贏家,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失去了什么,失去了多少。幾多辛酸,多少傷痛,多少愛與恨,只有同是局中人的皇后知道,安陵容知道,身邊的人知道。安死前說道——抱歉,你的安穩(wěn)人生,終究是被我毀了。何嘗不是洞察一切的最后懺悔、、、聶小鳳創(chuàng)立冥域,最終是敗在自己女兒的劍下,臨死前依然心念不忘的,是對自己師傅一生的愛戀。只有死前才能瞬間恢復當初的美好。而小骨,怎樣解脫,我將拭目以待、、、、、、
? ? ? ? 蟠桃花 滿枝椏
跌落前 它綻放
讓欽慕 沉醉在這杯酒盞
一場夢 美如畫
卻輕易 碾成沙
(啊)愛 隨著風變成牽掛
絕情水漫天 是非路阡陌
蠻荒中惦念情與劫是否在東方
飄來紫熏香 墨色如冰悲涼
怎說千古糾纏必成傷
地老天荒~~~~~啊~~~啊啊啊 ~~~啊~~~
唯有癡戀不愿遺忘~~啊啊~~~
正邪的兩端 只有愛是最荒唐
耳畔 獨留宮鈴殘響
地老天荒~~~~~啊~~~啊啊啊 ~~~啊~~~
不負蒼生又負了她~~啊啊~~~
說執(zhí)念已斷 抵不過最真的謊
近在咫尺 何處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