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在這時李后主對于自己在位時期做的事情深深的感到后悔,但即使這樣也為時已晚。這是他發出了自己對生命的感慨,寫出了這首詩: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 這首詩的意思是這一年的時光什么時候可以結束,往事又知道多少呢?昨晚小樓又吹來了東風,在這嬌嬌月光之下,怎么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致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經衰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向東流。
? ? 李煜的這一首詞,表達出了他對亡國的無限哀痛,和他內心的愁苦。一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然人們的感慨遂深,這句詞然我們感受到了宇宙是永恒不變的,而我們人只是這宇宙中的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一粒塵埃。面對著浩大的宇宙,人類顯得愈發無知和短暫。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曾經評價李煜說:“后主儼有釋迦、基督擔負人類罪惡之意。”為什么會這樣的那一理解的評價呢?這是因為古代有許多的人詩人,他們寫的詩可能留名千古,但卻沒有一個像李煜一樣的。在釋迦牟尼和基督耶穌那里,他們要的是人類的坦誠。而在李煜的詩中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他自己的痛苦,也是全人類的痛苦,他沒有想其他詩人一樣的只是訴說自己的愁苦,并且他也很直白的表達出來。所以說他的詩擔負人類罪惡之意。
? ? 李煜在這一首虞美人中表達出了一種宇宙永恒不盡,人事短暫無常的感覺,即使他只是在敘述著自己對亡國的愁苦之情,他的詞讓我們很容易就引起共鳴,讓我們在讀了他的詩之后,也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獨特的感慨,讓我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當我們面對宇宙,面對人生時的渺小和無知。當詩讀到這的時候,讓我有了一種感慨,讓我感覺到了我自己這一生是無比的短暫的,而且有時候在別人面前總覺得自己有多么的厲害,但當我面對宇宙的時候,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無知。讓我明白了當萬事萬物面對無盡的宇宙的時候都會不由得心生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