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高調宣示任人評說的王長田,這個端午節心情會好嗎?
高調宣布控股貓眼電影后,“一片光明”的未來尚遠,來自權威媒體的質疑聲已洶洶而來,其中不乏《證券市場紅周刊》、《中國經營報》、《每日經濟新聞》這樣的權威級媒體。《證券市場周刊》認為,“光線傳媒入股貓眼謀在線票務,合作前途難料”,《每日經濟新聞》則認為,“估值83億去年僅賺2萬多,貓眼燒錢背后暗藏賺錢難題”。
機構的頭腦同樣清醒。在5月30日復牌當日,光線傳媒報收11.46元,跌幅9.69%,幾乎跌停;王長田緊急召集60家機構進行了溝通,披露近8000字的調研報告卻收效甚微。最近6個交易日,雖然新的一輪行情到來,光線傳媒卻反其道連續下跌,令二級市場抱怨連連,股民中在失望和詫異中迎來了自己的端午節。
事實證明,貓眼電影已經提前成為資本毒藥,而始作俑者,正是王長田本人。
未戰先怯 票補大戰難逃 王長田不得不琢磨融資的活
原以為貓眼電影是個聚寶盆,誰知道是個燒錢的“無底洞”。面對機構質疑,王長田選擇做一只鴕鳥——“我個人預估發生補貼大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萬一發生票補大戰呢?王長田的答案是舉手投降,“我個人可以忍受市場占有率的略有下滑”,而王長田最后的救命稻草則是融資,“為了貓眼有更好的資金儲備投入更多項目中,貓眼要啟動一輪融資。”
將競爭寄希望于競爭對手的仁慈,寄希望于市場份額下滑有限,寄希望于慷慨的新投資者,上述邏輯盡顯怯意,真相其實很簡單,貓眼電影實在是太缺錢了。整個2015年,光線傳媒也就僅僅賺了4億元,2016年第一季度也才賺了2億元而已。為了收購貓眼電影19%的股權,光線傳媒就支付了15.83億元的現金,而貓眼電影一年的虧損,就超過13億元,換言之,光線傳媒面對的是一個遠遠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燒錢怪物。那么,光線傳媒不是花出去15.83億嗎?可惜,這筆錢直接進了王興和新美大股東的腰包,沒有一分錢流入貓眼賬戶。也就是說,雖然玩了一手巧妙的資本游戲,貓眼卻還是那個囊中羞澀的貓眼,隨著BAT攜巨量資本的大舉進擊,貓眼玩不動了。
不進則退 老大地位不保 衰落貓眼講不出完整的故事
既然光線傳媒自己沒能力輸血,那么接下來只能“拉攏”一大批影視界的金主兒來“入局”,那么融資有戲嗎?答案顯然不樂觀。
據第三方調研機構艾媒數據顯示,在2015年的前三季度,貓眼還占據著在線電影票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而到2015年第四季度,貓眼的份額已經剩下不到四分之一,而且下滑的趨勢還在繼續。對于這種斷崖式的崩潰,貓眼新任CEO鄭志昊接受娛樂資本論專訪發明了一番說辭:貓眼不怕挑戰和競爭,但不會盲目競爭,我們會選擇更智慧的營銷策略。這種智慧的營銷策略確實有效,用市場份額的巨大損失,換來了賬面上的8萬元贏利,王興成功套現。然則,代價是貓眼的估值只有83億元,更可悲的是這8萬元,只是BG(事業部)層面的贏利,一種技術上的贏利本質是基于交易的一種賬務處理模式,股民看起來好看,難道王長田真的會認為占了個大便宜?到了找新的接盤俠的時候,資本真的會認這邏輯嗎?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認為,“估值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貓眼的市場份額屬于一個下行的趨勢,對于投資而言,投資不僅投資當下,還投資于可見的未來;其次,目前在BAT的壟斷格局下,貓眼電影的發展本身就是很艱難的,它的發展前途未卜對估值也會有所影響;此外,貓眼現在急需通過背靠大樹獲得一筆實實在在的現金來支持自身的發展。這些都是貓眼電影估值偏低的原因。”
這也意味著,假如光線無力為票補大戰買單,只能陷入一種可怕的下行狀態——市場份額持續下跌,估值下跌,融資難度加大,對于光線傳媒來說,這意味著,如果不加入補貼大戰,前期的投入將會隨著市場份額的下降一起消失,即使割肉引入大筆融資,短期內競爭格局無法改善,只能依靠燒錢維持市場份額,這種冤大頭誰來做值得懷疑。
一切源于精明太過
事實上,王長田的操作手法不可謂不高明:光線傳媒只獲取貓眼電影19%的股權,而不是控股,這將減輕貓眼的業務虧損對上市公司財報數字的影響,避免觸發證監會的監管線。巧妙抄底,貓眼電影估計僅為83億元,這次控股僅就賬面而言占了大便宜,王長田本人更是到處炫耀,貓眼電影的估值在140-150萬元之間。然而,王長田唯一沒想到的,就是貓眼電影不止是一個燒錢的窟窿,簡直是一個燒錢的火山口,就憑光線傳媒的體量根本玩不起,所以不是王長田抄了王興的底,而是王興掏了王長田的襠,不但甩脫了賠錢的包袱,還拿到了大筆的現金和大筆的光線股票,一里一外,2016年凈賺七十億以上,難怪有股民在網上大喊:這是吸股民的血,赤裸裸的洗錢。
這已經不是王長田第一次因為太精明而看走眼。2015年,光線傳媒一度是《大圣歸來》的投資方和出品方,這部電影也曾出現在光線傳媒2014年年報上,但最終光線還是退出了《大圣歸來》的項目,與豐厚票房擦身而過。《大圣歸來》被稱為創下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奇跡,電影投資方有望獲得近3億的分賬,投資回報率更是高達6到7倍。而《橫沖直撞好萊塢》的票房僅為3.22億元,扣除院線分成之后,光線傳媒獲得的收入僅能與投入大致持平,這也直接導致2015年光線傳媒凈利潤不及2014年。究其原因,還是格局和短線的算計使然。
最直接的一個疑問就是貓眼是否會步上網票網的后塵。花費1.31億元收購北京捷通無限科技有限公司(網票網)68.55%的股權,最終成果是光線傳媒商譽賬面原值增加了8876.68萬元(所謂商譽賬面值即指收購方購買價格減去被收購對象凈資產值的差額,這個差額越大,收購方累積的風險就越大,信息源于雪球白話股市),光線傳媒在控股貓眼時同時承諾將于12個月內將其持有的全部捷通無限股份轉讓給光線控股或其他方。一旦情況不利,貓眼能照此處理,也是個辦法。
喻拓的最新文章可以在百度百家、搜狐新聞客戶端、鳳凰新聞客戶端、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界面、網易新聞客戶端等媒體網站同步閱讀。
喻拓的微信公眾號:yut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