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事里,最喜歡的就要數體操/跳水/花樣游泳/乒乓。
前三個項目都是姿態優美,難度與藝術并存。非常具有觀賞性。
體操排第一,女子體操更是心頭肉,是凌晨三點睡夢中都無法消掉的擔心。
從08年關注到16年,整整8年過去了。體操——中國歷來到奪金熱門項目正處于最嚴峻的境地,體操人才斷層,偏科嚴重,沒有父母送孩子去聯系體操,國際FIG的打壓,美國黑人軍團的崛起。每次說起這些,都是數不盡的血淚史。08年的鄧琳琳,何可欣,楊伊琳,程菲。東道主的那一屆奧運會,我們在家門口沒有被黑的那么慘。到了12年倫敦奧運會,可憐的程菲還是沒能趕上奧運會班車,遺憾退役,新人姚金男作為新秀卻在練習中拉傷肌肉,一瘸一拐從賽臺上爬起來的記憶讓人心疼不已。黃秋爽高低杠和自由操都砸里,只有鄧琳琳和眭祿進入了平衡木的決賽。最終前者拿走一塊金牌,后者對著銀牌落淚。而團體賽徹底砸鍋,第四名。
當我回憶這些傷心往事時,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能安全順利完成比賽就很不容易了,唯獎牌論能不能收一收!如果真為運動員考慮,你一定會感覺到金牌的重要性。練體操的孩子們大多家境困難,她們從被選拔到省隊/國家隊,就已經肩負起養家的重任。一塊金牌,能幫她們家里很多很多。其次,作為世界一流的運動員,誰不渴望站到頂端,被認可被欣賞。要不然怎么對得起那么多年的努力和堅持。
體操運動員的運動生涯都比較短。女子打多6歲開始訓練,14歲才能參加國際大賽,20歲左右就要退役了。(當然邱媽這種是奇跡,朝鮮的紅薯姐是傳奇)。我超級希望她們在自己擅長的項目上劈金拿銀。
可是。。。真的是太難了。中國隊的E分一直都比較不受人待見。甚至連朝鮮隊都不如。我們的平衡木/高低杠表現的那么好,難度和編排可以上天,可是得分也就勉強進決賽。而美國隊。。。只能說國際體聯,對中國隊的偏見/打擊非常之狠,這是我們體育總局領導必須要下功夫的地方。
出場早,簽位差,E分被打壓,好不容易進了女團決賽和擦邊進四單項決賽。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接下來,不管怎么樣,每一個動作好好做,大家都在為你們祝福。小花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