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源自于加措活佛的感悟隨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書是在京東商城買書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的,感覺這個書名挺契合我現在的心境,于是就買了。
進入十月,工作沒有那么緊張了,除了偶爾要開庭或者會見之外好像沒有什么事情做,恰好這個時候看書的興趣起來了。原本計劃只是按照書簽上的順序繼續看雪漠老師的書,在八月的時候按照雪漠老師開的書單買了一些名人傳記,于是便穿插著看。在看過了《甘地自傳》《耶穌傳》和一行禪師的《佛陀傳》之后,突然對佛學類的著作興趣大增,于是買書,看書。我曾和同事開玩笑說,書中有毒,教你越看越想看。
我看書算是比較快的,一來是沒有什么事情做、有充足的時間;二來是我看書基本是瀏覽,雖然不是一目十行或者“跳閱”,但看得不深入、不透。加之我睡眠不多,基本保持在每天六七個小時,所以除了偶爾要開庭或者會見之外每天看書基本能保持在十到十二個小時。一個月下來,我居然看完了一行禪師的《佛陀傳》《佛陀之心》,星云大師的《人生就是放下》《人生在于心安》,鈴木俊隆禪師的《禪者的初心》《禪者的初心2》(禪的真義),加措活佛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德蘭根迥仁波切的《越空越滿》。此外,還看了《知行合一-王陽明傳》《巴爾扎克傳》等。
這好像是我畢業十五年以來第一次真正的自發地看書,2015年也看書,不過那是看司法考試的書,那時多少有點迫于無奈的感覺。想起來那時也就買了幾本教材,幾本真題串講和一些測試題,總共不過千元。那時倒也認真,每天保持十二個小時左右的時間看書,但我一共就兩個半月的時間準備,看書也只能是瀏覽,更不可能去記住法條,所幸總算通過了司法考試,而且居然是湛江考區通過考試的75人中分數較高的,也算是一個驚喜了。
小時候,我的人生夢想中沒有當律師這個選項。在小學和初中時,我的夢想可能更多的是當兵或者警察(男生大部分都如此吧,這與我們看的電視、電影的影響分不開);高中時對歷史感興趣,想去大學讀歷史系或考古系;大學讀了法學專業,但畢業時傾向于去檢察院(因為大學不上課,也沒有怎么看書,感覺去法院不靠譜),也的確有檢察院要,但我卻嫌棄是浙江山區縣的檢察院(那個縣不靠海)而沒有去。因為我的認識還局限于“湛江是沿海開放城市、南海艦隊所在地”,加上去武漢招聘的公司副總挺熱情,我便來到了湛江—祖國大陸最南端。
在國企干了十幾年,脾氣沒了、激情沒了,在2014年的時候突然對工作十分厭煩,于是想離開,甚至回到湖北老家去。剛巧那一年公司搞改制,省城的一家國企成了控股股東,于是換了老板,而我也居然通過競聘成了一家下屬控股公司的負責人。但事事無常,在莫名其妙間,我被人落井下石,受到不公正的對待。有同事為我打抱不平,勸我去抗爭、去鬧,但我沒有過多的解釋,對結果坦然接受,因為我知道自己做過什么、沒做過什么。之后,我靜下心來,同時也因為換了工作崗位,突然有一種跳出原來的思維看待國企的工作的感受。當然,這也成了我后來通過司法考試的一種助緣。
雖然在國企時沒有看法律的書籍,沒有做什么法律實務工作,幾乎可以說是混過來的,但卻為我的律師工作積下一份善緣。現在工作的律師事務所是我原來東家的顧問單位,幾個合伙人接納了我,也在工作上、生活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而這其中給我最大幫助的就是這個所的主任,也是我的師傅。
跟著師傅看書始于一年前。其實師傅與“院長”早已經在看雪漠老師的書了。而我和大多數受黨教育多年的、漢族或者早已被漢族完全同化的所謂少數民族地區的人一樣,把宗教以及和宗教有關的東西視作洪水猛獸了,所以對包含佛學文化的雪漠老師的書是敬而遠之的。轉折出現于2016年的十一前后,那時我在廣州參加實習律師的培訓,因為是脫產學習,所以空閑時間比較多,于是我帶上了雪漠老師的《一個人的西部》,巧的是中央臺晚上放《平凡的世界》電視劇。早在1996年我上高一時就買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看過,不同在于這時換成了電視劇,于是兩個西部作家的作品形成了碰撞。雪漠老師通過書寫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堅持,對精神的追求,對西部文化的信仰,勸導人們向善、利眾。加之我當時剛剛遇到家庭的一些變故,雪漠老師的一些人生感悟正好給了我很好的啟發。
之后的一年間,我從雪漠老師的小說入手,陸陸續續看了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獵原》《白虎關》,靈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蒼狼》《無死的金剛心》,還有《深夜的蠶豆聲》《野狐嶺》。每看一部雪漠老師的著作,都感覺他對心靈的探索都包含其中,在主線上均始終如一。之后鼓足勇氣看光明大手印系列的《參透生死》《智慧人生》《實修頓入》。雖然大手印系列包含很多佛學的東西,而且是藏傳佛教,屬于密宗的學說;但作為較為“純凈”的佛學學說,確讓我體會頗多。
一年中,我還看了《老子的心事》《匈奴的子孫》,感覺雪漠老師對于儒釋道的融會貫通,其見解非凡。在閱讀雪漠老師推薦的名人傳記的過程中,我拓展了閱讀,看了前面所述的那些書。通過拓展閱讀,將高僧大德及所謂的活佛(仁波切) 的理解、感悟與雪漠老師的“心學”進行印證,雪漠老師的“心學”的確會給我們帶來莫大的幫助。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的文筆是很不自信的,因為我沒有任何文學基礎,從小到大就是書也沒有讀幾本,更不要說寫文章了。上學時每次寫作文我都是在湊字數;長大了,跟老婆吵架都是毫無邏輯、沒有章法,只能拼嗓門大。現在能動筆,源于一行禪師的《佛陀之心》,禪師說“寫作是一種深刻的修行”。當我坐在書桌前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是靜的,通過寫作,我也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回味看過的書。
而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