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知道是第幾次拿起這本書。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在很久以前,當時深深地被它富有文藝氣息的名字所吸引——《麥田里的守望者》。我想到金黃的麥田,想到麥浪起伏,有人就在這樣的地方,做孤獨而驕傲的守望者。
? ? ? ? 幾乎是在聽到它之后的周末,我迫切翻開了這本書。如何描述那種感覺,大失所望。翻開第一頁就突然涌出的“他媽的”,實在令我難以接受。直到現在的這幾年中,也斷斷續續翻過幾次,無奈總是半途而廢。舍棄它的理由是很多的,充斥在各處的臟話和似乎平淡無奇的情節都是。前幾日偶然看到這本書,突然想想,以前一直拒絕的東西,今天再讀來又是什么感覺。便幾乎是很果斷的拿了起來。
? ? ? 前幾章還是讀的異常費力。我看著年輕的霍爾頓厭棄著學校,打架,無法意識到別人對自己真正的關切。我在霍爾頓一句句的“他媽的”中艱難地往下讀。霍爾頓離校,游蕩,年輕的眼里充滿著對這世界地憎惡與不屑,他憎惡假模假樣的人,憤怒朋友對兒時好友琴所做的事情。他似乎對這世界有著特立獨行的看法。直到他偷潛回家看望妹妹菲比時,這已經接近書的末尾,菲比問他可有什么東西是他所喜歡的,霍爾頓回憶起那些經歷,一起吃早飯的修女,和到死都不肯屈從的并不熟悉的朋友詹姆士,最后他說,
“我喜歡艾里,我也喜歡我現在所做的事。跟你一起坐在這,聊聊天”,他提起心中的“麥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麥田里做游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 ? ? 仿佛恍然大悟,書的意境原來就藏在這里。書里所記錄的短短日子里,霍爾頓遇見許多人,也經歷了許多事。其實,他并不憎惡全世界,他甚至是熱愛這這世界一切美好的東西,以赤誠的心靈。他對路上修女慷慨的贈與,他擔心母親的身體,而不愿告訴她自己被開除的消息,對弟弟艾里死去無盡的回憶與悲傷,對妹妹的愛護與不舍。他只是用那些幼稚的臟話作為抵御這世界的盔甲吧,像很多人年輕時一樣,叛逆,不安。他渴望自由,渴望沒有大人的世界,麥田里的守望者,孤獨而燦爛。
? ? ? 之后我閱讀了賽林格的短篇小說《滿是保齡球的大海》。這篇小說從霍爾頓哥哥文森特的角度說起,弟弟艾里(書中為人物肯尼斯)還活著的時候,霍爾頓寫信給他們,他還是因倔強被關禁閉,還是一樣的愛自己的親人,不如用艾里的話來說,“他對什么都不妥協“。
? ? ? 青春是本難讀的書,這是我為這篇文章所想的題記。誰的青春是平淡無奇的,我們的內心,充滿著對這世界的熱愛,只是面對某些人類的行為,我們難免惶惑,恐懼,甚至惡心,所以我們更愿意用堅硬來偽裝自己,用自己的微小的力量來做著抗爭,表達我們的不滿,宣泄無人理解的憂傷。只是我們終究成長起來,或許我們不得不向世界妥協,不得不適應一切,但只希望堅持自己的初心,帶著不改的熱愛前行。
? ? ? 除了主人公霍爾頓,書中還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情節。霍爾頓告訴妹妹自己或許將離開這里前往西部想要見她最后一面。姍姍來遲的妹妹氣喘吁吁地帶著破舊的箱子乞求和他一起前往,因為緊緊維系的親情,他們為此爭吵又和好;最開始的老斯賓塞,到后來的安多里尼先生給他的淳淳教誨,“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地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還有很多這樣的細節,讓人感觸良多。總之,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想不出怎樣結尾,就套用這句話吧,“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愿我們都是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