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名為苦諦。”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
生苦。
邵雍:生日吟
“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日辰同甲,年月同辛。
吾于此際,生而為人。”
人生天地間,即是受苦日。當(dāng)人出生的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來自人世間的惡意,受擠壓之苦出生,皮膚感受大氣的刺痛,而苦不能言,只能嗷嗷大哭。自古,人出生就是在闖生死關(guān),古代尤盛。生活在古代,上至皇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幼兒都面臨著夭折的危險,而且這個使勁發(fā)生的概率很大。
老苦。
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杜牧:送隱者一絕
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病苦。
拔劍平四海,橫戈卻萬夫。一朝床枕上,回轉(zhuǎn)仰人扶。
壯色隨肌減,呻吟與痛俱。綺羅雖滿目,愁眉獨(dú)向隅。
死苦。
權(quán)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xiāng)。
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fù)光。思鳥吟青松,哀風(fēng)吹白楊。
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dāng)。
自古艱難為一死。
求不得。
樂往必悲生,泰來由否極。誰言此數(shù)然,吾道何終塞。
嘗求詹尹卜,拂龜竟默默。亦曾仰問天,天但蒼蒼色。
自茲唯委命,名利心雙息。近日轉(zhuǎn)安閑,鄉(xiāng)園亦休憶。
回看世間苦,苦在求不得。我今無所求,庶離憂悲域。
山谷易滿,人欲難平,求而不得是最苦。
但勸:莫交閑慮到心頭。有來憂不得,無后不須憂。萬般希望不如休。無來求不得,有后不須求。
怨憎會。
“愛者,憎之始也;德者,怨之本也”
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dú)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唯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想人生最苦離別,雁杳魚沉,信斷音絕。嬌模樣其實(shí)丟抹,好時光誰曾受用?窮家活逐日繃曳,才過了一百五日上墳的日月,早來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時節(jié)。篤篤寞寞終歲巴結(jié),孤孤另另徹夜咨嗟。歡歡喜喜盼的他回來,凄凄涼涼老了人也。
五蘊(yùn)織盛。
五蘊(yùn)者,色、受、想、行、識。
色蘊(yùn),即一切色法之類聚。
受蘊(yùn),苦、樂、舍、眼觸等所生之諸受。
想蘊(yùn),眼觸等所生之諸想。
行蘊(yùn),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
識蘊(yùn),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先去非長別,后來非久親。新墳將舊冢,相次似魚鱗。
茂陵誰辨漢,驪山詎識秦。千年與昨日,一種并成塵。
定知今世土,還是昔時人。焉能取他骨,復(fù)持埋我身。
但是,人生非苦終,亦有樂行時。
人生苦樂與俱生,不問侯王及庶氓。
萬事隨緣安樂法,莫求好處一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