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大的益處,不是能見到多少人,欣賞多美的風景,而是走著走著,在一個機遇下,突然重新認識了自己。
周末的清晨,自己在懶性和惰性的驅使下賴床?!袄怖怖玻掠昀玻怖怖怖?,下雨啦……”樓下傳來不知名小孩的歡呼聲。我迅速爬起來,順陽臺窗望去:“我的老天呀,真不長眼,還真下雨……”糟了,糟了,原定的旅行化為泡影,心中頓感遺憾。
天公作美,中午放晴,說走就走。朋友開車,載著我和孩子們,一路歡聲笑語,來到蒲城永樂湖。放眼望去,湖好大,景好美,路好長,我們沿路前行。孩子們追逐著,嬉鬧著,我和朋友邊欣賞美景邊討論人生。
“玻璃橋”到了,玻璃易碎,怎能承載那么多人?帶著好奇心,我上網查詢:玻璃橋的玻璃均為雙層,厚24mm,具有強度高,抗彎曲,耐沖擊等特點,所需鋼絲直徑為53mm,橋懸于峽谷或溝壑之間,改造它需要經過加固主鋼絲,立梁,測水平,拆木板,刷油漆,貼橡膠,電焊,搭骨架,鋪玻璃等十個大小工序,全靠人力完成,既要保證橋體的牢固性,又要結合玻璃的寬度,尋找最合理擺放位置,以確保每根鋼絲均衡受力,最大程度保障游客安全,施工難度極大。
了解到這里,再看看眼前這架懸于溝壑之間,凌空于湖水之上的玻璃橋。挑戰它,戰勝它的心境油然而生。
來到玻璃橋的入口處,記起自己畢業后隨娟姐回西社蕩秋千時,因恐高引起的不適;憶起陪好友西河跨石墩時,因暈水帶來的無奈。下定決心挑戰玻璃橋,挑戰恐高、暈水的自己,挑戰極限。
沒走幾步,我頓感心跳加速,雙腿發軟,天旋地轉,滿眼無助地望著朋友,她拉著我的手,示意不要害怕。我也強迫自己做深呼吸,再深呼吸,心里默念:不害怕,一定行!不害怕,一定行!……
我鼓起勇氣,雙手緊緊抓住防護鋼絲,慢慢邁開微顫的雙腿。為了分散我的恐懼心理,朋友不停地和我說笑,讓我給她和孩子們拍照,不知不覺竟然走到了橋的出口。
這架玻璃橋可以往返,設計和建造可謂完美。為了證明自己行,我再次走上玻璃橋,并順利通過。天啊,我心竟然沒有害怕,腿竟然沒有打顫。成功了,我成功了,挑戰極限成功了。朋友和孩子們笑著為我翹起了大拇指。
玩中笑中,時間悄悄溜到黃昏,該回家了,真是意猶未盡。坐上汽車,我再次回頭深情地看一眼玻璃橋,由衷感嘆: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得彩虹?橋這邊風景獨好,那邊更美,只因直通成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