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每個班總有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這個孩子是老師們的寵兒,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同齡人的偶像。高中那會兒,我的班里也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他的名字叫阿連。在成為同班同學以前,我并沒有聽說過阿連,直到我給好友木木說我們班分班成績第一名是個叫阿連的男生時,木木竟然激動起來,“喔!阿連?就是那個阿連?快給我講講他是什么樣的人”原來阿連自小就學習刻苦,每次考試都占據榜首,木木的小鄰居總是提起他,話里話外隱隱約約透露出對阿連的仰慕。這個成績優異的男孩,早就名聲在外,也許學生時代也是阿連最輝煌的時代。
在木木的影響下,我開始默默地觀察阿連。然而讓我失望的是,除了成績突出外,阿連似乎沒有其他特別之處,直到我發現阿連也有一輛很破的自行車。那個時候大家都騎車上學,表姐上大學后,把她的舊車子給了我,舊車子最大的問題是每天要打氣,車鏈子還總是掉,雖然我總是抱怨,但父母從沒想過給我買輛新車子。由于總得停下安幾次鏈子的緣故,短短一段路總會遇見阿連幾次。有時他的情況比我還糟,比如有一次他的車把掉了,阿連就一路扶著車筐騎到了學校。
春秋更迭,三年一晃而過,阿連還是那個總考第一名的阿連,忍受著舊車子的折磨,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待熬到高考時。高考的路上,我又遇見了阿連,那天他沒有騎那輛舊自行車,而是和他的媽媽一起坐在三輪車上,他的爸爸正吃力蹬著三輪車,緩慢前行。不知為何,一家三口的畫面并不讓我感到溫馨,在我吃驚的當口,阿連卻像往常一樣微笑地打了個招呼。那一刻,我仿佛理解了阿連,這個早熟的男孩,承載著全家的未來和希望。
高考成績出來后,阿連以一分之差無緣人大,踏踏實實的在我們家鄉唯一的一本院校讀了外語專業,師范類。我也剛巧踩著一本分數線,被同一所大學的中文系錄取。高中校友互留電話,阿連卻說我們留他的就行,他只接不打,自那之后,我又把阿連稱作“鐵公雞”。這么多年來,阿連和我的關系就像他和其他人一樣,一直不咸不淡。直到有一天,我很痛快的借給了阿連一百塊錢,不知解了他什么燃眉之急,阿連很感動,然后把我稱為“朋友”,他唯一的朋友。
再后來阿連順利畢業,他本有機會留在省會一個很棒的學校,然而他卻選擇回家,回到我們那個小城市最好的高中當了一名英語老師。薪酬不錯,順利買房、娶妻、生子。如果沒有其他轉機,那個曾被無數小女生暗戀的阿連,將這樣度過平平淡淡的一生。我常常好奇,阿連幸福嗎?也許阿連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在生活的重壓下,他只能像一代又一代人那樣悶頭前行。
娃,放羊干啥?
娶媳婦兒。
娶媳婦兒干啥?
生娃。
生娃干啥?
放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