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刷刷刷……”隔壁隱約傳來室友打磨木頭的聲音。
夜深了,室友還在做她的手工活——一枚戒指。網購回來,就是幾塊環形的木頭,再加一包打磨工具。這需要主人根據自身情況,將其打磨成適合的手指尺寸。
于是,從下班回來,她就坐在那里,一分一毫得打磨。虔敬,細致,忘我,樂此不疲——忘卻了腰酸背痛,忘卻了周遭的寒冷,一坐就是兩三個小時。
想必,這就是愛情的姿勢吧?為了給心愛的他制造浪漫,表達愛意,心甘情愿去做一切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陌生的事情,去大膽迎接一切挑戰,為的只是對方開心。要知道,室友只是一個女孩,初見她照片,我還曾開玩笑說“是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走在寂寞又悠長的雨巷”,如今,為了她所愛,手握鑿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點點精進,打磨,她打磨的又何嘗只是一枚戒指,那是在用心雕琢自己的愛啊。
從她身上我看到,愛的分量,不在于豐盈的物質,不在于奢華的享受,只在于是否付出足夠的真心,是否有足夠的“匠心”,去經營打磨那份愛。
打磨的聲音,還在繼續……我聽到的,分明是,一顆心在輕輕叩響另一顆心,那般篤定,如此虔誠。
(二)
天冷了,越來越冷,于是便分外渴望溫暖。能吃一碗熱乎乎的飯,成了我每天下班心心念念的事。
于是,這幾天中午,我經常光顧一家砂鍋店。
最初,只不過是途徑的那條街飯點少,于是只能選擇他家。沒想到,去了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他家的飯味道很醇厚,沒有那些濃重雜亂的調料味,而是通過大火爆炒、小火慢燉,將食物本身的香氣一點一點烹制了出來,很吸引我。始終認為,不添加任何調料的食物最美味,最初的味道最動人。
當然,吸引我的,更多是因為店內很溫馨。雖小,裝修也普通,一點不高大上,但整齊安靜。最重要的,是老板夫妻二人很和善,總是笑意盈盈,讓人心內涌動著暖流。
剛做好的食物,太燙,鍋的溫度過高。每次總是老板,搶先把砂鍋端上客人的飯桌,從不讓老板娘插手。每次,老板娘都說,我來我來,但老板總瞪她一眼:“別逞能,燙著了怎么辦?我還得照顧你。”這時,老板娘會斜覷他一眼,雖然不以為然,但幸福從眼角不斷向外溢。客人少的時候,老板總是讓老板娘坐在那里休息,他自己呢,跑去洗碗,淘菜,和面,很利落。我調侃老板:“老板,真是體貼,好男人啊……”“什么體貼?我呀,是不想讓她給我找麻煩!”老板紅著臉,靦腆而尷尬。老板娘呢,只是“咯咯”地笑,一邊捶著腿,一邊坐在那喝茶,但是眼神,不離老板半步……
青春時代的愛,是海誓山盟,是想要制造一切驚喜與浪漫,她的一個微笑,就足以抵擋你所有的艱辛。中年時代的愛,是相濡以沫,是在細水長流和柴米油鹽中相伴到老,也曾吵得面紅耳赤,但始終不離不棄。這,又何嘗不是更深層次的愛呢?
他們的確不富有,但卻始終幸福。誰說,富有才是幸福的標簽呢?
? ? ? ? ? ? ? ? ? ? ? ? ? ? ? ——2017.10.11夜